现在北京师范大学设3个学部、23个学院、2个系、10个研究院(所)。学校办学有三个特色:教师教育、教育科学、文理基础学科。特色厅以专题展览的形式,呈现学校在人文社科研究、科技研发以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标志性成果,主要选取学校在文史研究、信息技术、文学、地理学、生命科学等领域的一些教学科研成果进行展示。
北京师范大学的文史类学科有着深厚的底蕴和优良的传承,是国家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重镇。其中,历史学科是最早形成的系科之一,由1904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第二类”分科演变而来。在百余年的历史发展中,一批享誉海内外的学者,如李大钊、钱玄同、王桐龄、朱希祖、张星烺、陈垣、侯外庐、白寿彝、赵光贤、柴德赓、刘启戈、陈正飞、张鸿翔等均在此辛勤耕耘过,奠定了历史学科坚实的基础。
《全元文》由北京师范大学古籍所所长李修生担任主编,由白寿彝、周林、启功、刘乃和等著名学者担任顾问,汇集国内专家编纂而成。60册《全元文》共计1820卷,收集有元一代用汉文撰写的文章,工程量浩大。
白寿彝先生担任总主编的《中国通史》,由近500人共同撰写,是迄今参与编纂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中国通史。全书从1979年开始编纂,到1999年出版,历时20年编纂而成,被学界誉为“20世纪中国史学的压轴之作”。江泽民总书记为此专门发来贺信,称其为“我国史学界的一大喜事”。
(《中国通史》:“20世纪中国史学的压轴之作”)
早在1958年,为响应加快发展我国电子和计算机科技的国家战略,北京师范大学先后创办了无线电电子学专业、计算机专业和计算机工厂。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壮大,当今,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在对全球经济、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我校顺应国家发展战略需要,以原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为基础,成立人工智能学院,申请建设人工智能本科专业,筹备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加强人工智能相关领域多学科交叉研究,发挥文理基础特色和教育优势,培养一批国家急需的高端人工智能人才,服务于国家高科技战略,为国家培养了汪成为、凌永顺、刘尚合等众多信息学科的杰出人才。
人工智能学院周明全教授发明的“文物虚拟修复和数字化保护技术”(也可称为“颅面修复技术”),可以对头骨进行虚拟修复,使之大致恢复原来的面貌。这项技术获得了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此技术支持下成功完成唐高祖李渊的五代孙女李倕的颅面修复,可以体现唐代妇女的风貌 。让使用者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历史,感悟生活,极大地促进了考古工作的开展。
(李倕的颅面修复演示图)
文学院历史积淀深厚。她的前身是国文系,学科起点可追溯到京师大学堂时期。100多年来,北师大的汉语言文学学科为国家建设培养了大批英才,也为二十世纪中文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以梁启超、鲁迅、钱玄同等为代表的一批文学巨匠在这里执鞭杏坛,开启了百年中国文学激荡人心的辉煌序幕。新中国成立伊始,黎锦熙、沈从文、黄药眠、钟敬文、谭丕模、穆木天、叶丁易、刘盼遂、李长之等大家会通开新,炳耀学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走出了数十位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作家,余华、莫言、迟子建、毕淑敏、苏童等都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构成了一个独特的作家群体,几乎占据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半壁江山。
2012年,校友莫言先生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开创了诺贝尔奖落户中国本土的新纪元,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真正开始走向世界。莫言先生是北师大与鲁迅文学院合办的作家研究生班的学生,目前担任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的主任。北师大驻校作家制度始于2013年,现已有贾平凹、余华、苏童、严歌苓、欧阳江河、西川、迟子建等一批一流作家、诗人驻校,且驻校作家的队伍不断壮大。2014年11月26日,著名作家、编剧严歌苓正式受聘为北京师范大学驻校作家和北师大文学院兼职教授。2019年4月13日,余华被正式聘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北师大校长董奇为莫言颁发聘任证书)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科始于1902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设立之初,与北京师范大学同龄。1928年独立设置地理系,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具有独立建制的地理系之一,谢家荣、刘玉峰、王益崖、黄国璋、谌亚达、邹豹君、周廷儒、张兰生、赵济、邬翊光等一批知名学者在地理系执教。
2003年11月5日,由地理系发展壮大的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正式成立,刘宝元任首任院长。北师大地理学科在2012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位居第一名,是国家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重镇。2016年10月31日,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正式发布《2016中国大学学科评价报告》,在学科排名榜单上,北师大地理科学学院在中国大学地理学学科排行榜上位居榜首。2016年11月,北师大地理科学学院以地遥学院为主体,联合资源学院、地表过程与减灾研究院成立了地理科学学部,包含测绘科学与工程和安全科学与工程等多个相关学科,在近年来的国内外学科评估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是中国地理学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
特色厅陈列有20世纪上半叶地理科学研究器具展。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可追溯到京师大学堂优级师范科。1904年秋设置的分类课程第四类称“博物农学类”,1913年,设置博物部,1923年更名为生物学系,是我国高等学校中最早建立的生物系之一,1998年扩展为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经过汪堃仁、孙儒泳、郑光美、薛绍白、王永潮、柳惠图和徐汝梅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几十年的严谨治学和艰苦创业,以及一大批中青年学者的奋发努力,已成为我国生命科学科技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
实践和实验活动历来是生命科学学院教学和科研的基础。建于1916年的标本馆汇集几代学人采集、收藏的重要标本,现在馆藏标本三十余万件,包括众多珍稀物种,是我国高等院校中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动植物标本馆之一。
黄腹角雉为中国特产鸟,自梁、唐以来就有记载。黄腹角雉身子粗笨,不善飞翔,喜欢潜伏,胆子很小,活动隐秘,反应迟钝。它易惊,不易饲养繁殖,而且栖息环境狭窄、种群密度低,国内只有浙江乌岩岭一个保种基地。北京师范大学自80年代以来就一直致力于黄腹角雉的野外生态学研究,1986年将其饲养繁殖成功,1995年成功培育出3代,种群数量20余只。在我校郑光美院士和他的研究团队的带领下,成功地将其再引入野外,保护了这种濒危动物。
(黄腹角雉标本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