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党成立97周年纪念日的第二天,2018年7月2日凌晨3:20,我的恩师刘伯里先生静静地走了。这位为祖国的强大和发展、为人民的安宁与福祉,奉献了毕生心血的优秀老党员,这位勤勉治学、桃李遍天下,堪为师则世范的耄耋老人,获得了最后的安息与宁静。
刘先生是著名的放射化学和放射性药物化学专家,是我国放射性药物领域的主要开拓者。虽然明知筚路蓝缕之艰,但先生始终把国家与人民的需求和利益放在首位。无论是最初投身于核燃料后处理工程低放裂变废液处理、核爆炸裂变产物污染苦咸水的去污等军工任务,还是此后致力于核能的和平利用,积极探索放射性药物的研究,都是本着为国为民的初心。身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生对国家和科学领域的重要贡献自是无需再赘言。值此送别先生之际,身为跟随先生十几年、饱受师恩的后学弟子,我谨以受教师门的一些回忆,作为对先生永远的纪念与告别。
关于如何做好科研,先生教诲颇多。其中尤其强调的有五点:一、治学严谨;二、善于创新;三、不断学习;四、把握机遇;五、锻炼身体素质。
刘伯里先生和学生
治学严谨
严谨,是所有科研工作者必须遵从的一条铁律,也是刘先生对学生们最基本的要求。在先生看来,做人要有是非观,做科研也要有是非观,对就是对,错就是错,绝容不得一丝一毫的弄虚作假。要想把科研做好,首先就必须端正科研态度,随时自省自查,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科研的每一个细节。
刚转博时,先生给我们开了一门课,期末要写一篇综述。当时的我以为写综述不过是一项简单的资料搜集整理工作,很容易就能完成。谁知先生一眼就看出了我的漫不经心,专门找我谈话,指出作业中对文献考察的不足,最后说道:写综述看似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实际上却是最难的事;要想写好一篇综述,必须对涉及的问题有全面深入的了解,搜集整理文献只是最基础的第一步,关键在于从中发现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找到有价值的课题,为以后的研究找到方向。从此我意识到,科研中没有“随意”二字,哪怕最简单的工作也可能蕴含着最复杂最有价值的问题,只有在每个细节上做到严谨,才能扎扎实实走好科研的每一步。
工作后,我曾应期刊之邀写过长达三十余页的综述文章,查阅了两百余篇相关论文,即使正值春节也不曾休息一天。家里人不明白为了一篇综述为什么花这么多时间与精力,只有我自己知道,刘先生的话早已在我心里扎了根,随时警醒着我。
古人认为,言传身教是对子女最好的教导。刘先生之于学生也是如此。每当我反复检查实验的每一个步骤,仔细修改论文的每一行时,眼前总能浮现出先生的身影,想起先生当初一字一句为我改论文的情形。所谓薪火相传,也正体现在这些微小的细节里吧。
善于创新
创新是一名科研工作者毕生的追求,也是科研工作最有价值、最具挑战的部分。刘先生常对我们说,创新分积累创新和原始创新,两者相辅相成。既不能急功近利,一上来就恨不得立马“突破”——没有扎实的根基,很容易目光狭隘,误入歧途;也不能躺在前人旧说之上,靠拾人牙慧过活——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创见,是科研工作者最大的失职和不负责任。
刚由硕士转为博士,我一度不知道该从何着手确定自己的课题。文献浩如烟海,如果没有方向,就只能像没头苍蝇一样乱撞。带着困惑我前去请教先生。先生说,当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的时候,就从兴趣入手,边看文献边寻找兴趣点,由点深挖,最终相关的点就会连成面,形成自己的科研阵地。先生又谈起自己的治学感悟,认为在科研中一定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抓住重点,不能一味追求面面俱到;科研是做不完的,遍地开花式的东西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先生的话使我豁然开朗,至今仍受益匪浅。
不断学习
在刘先生看来,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尤其对科研工作者来说。
我投身于刘先生门下时,他老人家已年过七旬,但勤勉好学却常常令我这样的年轻人都感到惭愧。只要身体情况允许,实验室每周的组会先生都会参加,十分关心大家的实验进展以及学界的最新动态。有了先生的以身作则,大家热情高涨,勤奋自砺,使得实验室始终保有良好的学风和氛围,在科研探索中不断进步。
后来先生由于身体原因不再亲自到实验室参加组会,但每周都会听取我们的工作汇报。每次先生总会与我谈起最新的专业文献、科研动态,讨论实验的进展和难点。有一次汇报结束后,先生拿出一篇关于放射性核素衰变理论的论文草稿给我看。里面有大量的数学公式和运算。见我看得比较吃力,先生当场拿出稿纸,一边演算一边讲解,思维清晰敏捷,一点儿都不像个八十岁的老人。
先生曾赴海外交流,英语水平自是不差。但隔了二三十年之久,先生年至耄耋,仍能用流利的英语和到访的外国专家交流,还不时受国际期刊邀请评审英语论文。可想而知,先生从没中断过英语的学习,这种持之以恒的好学精神实在令人感佩。
刘伯里院士在书房
把握机遇
刘先生时常鼓励我们凡事多尝试。做实验如此,做人做事也如此。一次平凡无奇的尝试很可能会诞生有价值的科学发现,把握住一次意外的机遇很可能会使自己得到更大的发展。但前提条件是自身足够努力,不能根基未稳就心浮气躁地试图走捷径。
博士毕业对发表论文有硬性要求,最初大家往往会有些自信不足,即使工作不错,也不太敢投较好的期刊。先生却每次都鼓励我们投更好的期刊,而不是自认为把握较大的。用先生的话来说,论文被拒不可怕,每次被拒都是一次学习进步的好机会;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才能知道差距在哪。先生还鼓励我们申请奖学金、争取重要会议的口头报告等,并说,以前大家都讲酒香不怕巷子深,但现在是竞争的社会,做科研不只要能够埋头苦干,坐得冷板凳,更要懂得发挥主观能动性,争取更好的科研条件和环境,这样才能使个人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取得更多成绩。
在人才培养上,先生也强调机遇的重要性,提出大时代、小环境、自身努力三者相结合。先生说,你们正处在最好的时代,科研条件也不同往日,无论是国家还是科研院所都对人才非常重视,只要你们足够努力,就可以在科学领域大展身手。如今我也承担了实验室的一些管理工作,越发感到先生的良苦用心。
锻炼身体素质
先生常会念叨起一件“趣事”:还不到四十岁时,他去坐车,旁人见他满头白发(因工作缘故长期接触超标的辐射剂量,先生的头发早早就变白了),竟误以为是老年人而急忙让行。每至此时,先生从不论及自己工作之辛苦之危险,反而打趣说这也算一种工作福利吧。紧接着先生往往会以一种孩童般的“得意”,讲起自己从年轻时就坚持跑步,身体素质其实好得很等等。
没错,直至六十余岁时先生还每天跑步锻炼。许多人认为这是一项枯燥乏味的运动,先生却特意用这种方式来强健体魄,锻炼意志,以更好的精神和体力投入到科研中去。还记得先生曾特意嘱咐我:“小崔啊,别天天只知道钻在屋子里做实验,抽空多运动运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个好身体,怎么能专心做好科研呢!”然而实在惭愧,至今我仍未能像先生一样坚持锻炼。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坚持每天抽出一点儿时间运动或许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但对于每天从早到晚都泡在实验室里,做起实验来常常连日常三餐都无法保证的科研工作者,坚持每天锻炼甚至比做实验更难。科研本身就需要劳心劳力,在科研之余还要再坚持锻炼,可以说必须有无比强大的意志力才能做到。这或许就是先生能取得如此成就的一个因素吧。
对我而言,刘先生不仅是学业和科研上的恩师,更是生活中睿智慈爱的长者和育德修身的楷模。
仁者之风
虽然身为院士,有着诸多光环,先生却没有一丝一毫的架子。即使在科研上要求再怎么严格,实际生活中,先生就如同家中的一位慈爱长辈,对学生充满关爱。
先生的家,在校内一所普普通通的老房子里,陈设十分简朴。每次去家里向先生汇报工作,先生都会提前准备好各种水果零食,一边听汇报,一边屡屡嘱咐我多吃点儿。如果到了饭点儿,先生就会留我一起吃饭,并特意加两道好菜——往往是肉多的“硬菜”。先生喜欢吃肉,却因身体原因而不得不遵医嘱少吃。于是每到吃饭的时候,先生总是含笑看着我狼吞虎咽,不时夹菜。我不好意思起来,劝先生也多吃些。先生哈哈一笑:“我现在啊,被医生管着,得听他们的。”一边说一边又为我添上菜:“年轻人要多吃些,补充补充营养。我虽然不能吃,看你吃得香也高兴啊!”
甚至有两年春节我都是在先生家度过的。实验室放了寒假,然而做实验用的动物需要人照看,我家又离得远,于是便不打算回家过年。先生知道了,几次叮咛,要我一定去他家吃年夜饭。新年的钟声响起,虽然远离家乡,我却依然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后来我结婚有了自己的小家,先生由衷地为我高兴,还特地包了红包祝贺。妻子怀孕,我们一起去看望先生,说起过年时要带孩子来向先生拜年,先生连连称好。谁知下半年先生因病住院,我只好带着孩子照片去看望先生。更没想到的是,先生这次住院最终竟成永别。我心中也留下了永远的遗憾。
刘伯里先生
士人典范
从刘先生身上,我不仅感受到君子的仁者之风,更深刻体会到知识分子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古人云,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先生常教导我们,作为知识分子,要勇于以天下自任,立一等志,行一等事。先生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先生的一生,正是为国为民的一生,是为了实现科学理想而负重前行的一生。在先生影响下,我渐渐了解到一名真正的知识分子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对人生价值、生命意义这些形而上的问题有了更加具体深入的切身感悟,对科研工作也有了更为全面透彻的认识。
在我赴日本京都大学药学院留学的一年多时间里,先生每周都会通过电话或邮件关心我的科研和生活情况。留学生活枯燥乏味,每天都是早早到实验室,深夜甚至凌晨一两点才回住处。身体上的疲累还在其次,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我们与世界一流的实验室还存在不小差距,更使我一天都不敢松懈,深感任重而道远。临毕业之际,京都大学药学院给出优厚条件,希望我能留下来继续做研究。考虑到国内的就业压力和组建家庭的经济压力,我的确曾有过些许犹豫。先生察觉到了我的担忧,但并没有给我什么压力,只是语重心长地说:“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国家培养我们,正是希望我们能把国家建设得越来越好,让人民生活得越来越幸福。你可以选择个人的幸福,也可以选择更多人的幸福。”先生的话如同一道闪电,使我看清了自己的内心,可以毫不犹豫地做出最忠实的选择。
此后的日子里,每到做选择的时候,先生的话都会在我耳边响起。先生如同一盏明灯,为我照亮前进的方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然难以望先生之项背,但只要能做学界的一名小卒,全力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便也算不枉此生了。
先生之学,云蒸霞蔚;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刘先生虽已远去,但音容笑貌、谆谆教诲却将永存我心。先生留下的实验室,已成为我国放射性药物研究领域的一方重镇,也将为更多有科研理想的学子插上腾飞的翅膀。
先生,您放心吧。
先生,一路走好。
(作者:崔孟超,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