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创立并正式招生开学,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由此开启。
1903年,京师大学堂派出中国第一批国立大学留学生,其中以师范馆学生为主体。
1908年,师范馆发展为京师优级师范学堂,这是中国高等师范学校独立建制的开始。
1912年,京师优级师范学堂改称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
1920年,开办教育研究科,这是中国高等学校通过考试招收研究生的开始。
1923年,升格为国立北京师范大学,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所师范大学。
1931年,与北平女子师范大学合并,北平师范大学成为建国前“硕果仅存”的国立师范大学。
1937年,与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等校合组为“西安临时大学”。
1938年,西安临时大学改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学校作为西北联大教育学院迁往城固。
1939年,西北联大教育学院独立为国立西北师范学院,1941年起陆续迁往兰州办学。
1946年,学校回迁北平复校,部分师生留在兰州继续办学。
1949年,北平成为新中国的首都,学校也相应改称北京师范大学。
1950年, 毛泽东主席为学校题写校名。
1952年,与辅仁大学合并,中国大学理学院、燕京大学教育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研究室和教育专修班等先后并入。
1953年,北太平庄校址奠基,1954年起主校区由和平门外新华街旧址陆续迁入新校址。
1959年,北京师范大学被中共中央指定为首批全国重点大学。
1978年,学校党委提出,迅速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上来,努力把学校办成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研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学的目标。
1978年,恢复招收外国留学生,1980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首批对外开放高校。
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成为全国首批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单位。
1984年,国务院批准北京师范大学为全国10所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学校并被批准为首批试办研究生院高校。
1992年,江泽民主席出席学校建校90周年庆祝活动,并为学校题辞“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谱写中国教育的新篇章”。
1996年,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行列。
2001年,学校第十次党代会通过的学校“十五”发展规划纲要,做出了转型与发展的战略部署,明确提出将北京师范大学建设成为综合性、有特色、研究型的世界知名大学的发展目标。
2002年,教育部和北京市决定重点共建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第九次党代会将北京师范大学列入支持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学校进入“985工程”建设行列。
2002年,学校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朱镕基、李瑞环、胡锦涛、尉健行、李岚清等出席庆祝大会,江泽民同志就“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发表重要讲话。
2006年,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通过的“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用15年左右的时间,即到2020年,使北京师范大学跻身于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行列。到21世纪中叶,努力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性奋斗目标。”
2006年,“五四”青年节之际,温家宝总理专程莅临北京师范大学亲切看望青年学生。2006年以来,温家宝总理先后三次视察北京师范大学,并出席首届免费师范生毕业典礼,强调师范大学造就的应是堪为人师的教育家,为我校强化教育特色指明了方向。
2008年,学校圆满完成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国试点单位任务,成立“汶川地震应对政策专家行动组”开展抗震救灾工作,承担美国奥运代表团适应性训练营地的建设任务和奥运志愿服务任务,学校还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评全优成绩。
2009年,学校整合资源成立教育学部,进一步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比较优势。
2010年以来,学校成立了以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为代表的一批跨学科开放式共享平台,服务国家重要决策和区域发展需要,提升协同创新能力。
2012年,学校召开第十二次党代会,按照“两步走”的战略部署,确立了“到本世纪中叶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
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沙河高教园区新校区奠基,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