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访钟秉林并非易事,从他同意接受采访到真正见面,近一个月时间悄然而逝。
“不好意思,实在太忙了!”一见面,这位颇具学者风范的校长就表示了歉意。事实上,迎接教学评估、“211工程”建设项目论证、出差等,工作几乎占据了他所有的时间。“已经习惯了,这也是职责所在吧!”面对繁忙的工作,钟秉林感受最多的是责任。
钟秉林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建设
初为人师带来精神财富
钟秉林用风雨兼程来形容自己几十年走过的人生之路。在那些或艰辛或拼搏的记忆片断里,有一段经历令他刻骨铭心。他说,这是自己无法忘却的一段特殊经历。
1969年初,钟秉林在激情澎湃和懵懵懂懂间匆匆结束了在北京四中的中学生活,同许多同学一起坐上了去延安插队的火车。接下来,在延安延长县一个叫武家塬的村子里,钟秉林度过了一段非常重要的时期。
艰苦的生活条件、高强度的体力劳动,让这些城里来的“娇惯娃”吃尽了苦头。“最苦最累的活儿就是到山里挑水”,钟秉林向记者回忆说,“我们住在山上的窑洞里,吃水要到山下的河沟里去挑。因为山高坡陡,经常是开始时挑满两桶水,等回来时就只剩不到一桶的水了。尤其赶上下雨天,往往左肩上挑着担子,右手还要拿一把镐。在坡陡路滑的地方,先用镐刨一个小坑,然后才能往前挪一步。”
繁重的体力劳动让钟秉林早早学会了如何面对困境。在逐渐适应环境后,他第一次对未来产生了迷茫,难道就这样与知识绝缘了吗?仅仅靠面朝黄土背朝天就能摆脱贫穷吗?疑问引发了思索,也给年轻的钟秉林带来了动力,“过不了多长时间,国家还要抓经济建设。那年轻人现在该怎么办呢?只有掌握知识,才能在未来的国家建设中施展身手”。
就这样,在4年半的插队生活中,钟秉林始终没有放弃学习。每天干完繁重的体力劳动后,晚上他都会坚持“猫”在昏暗的煤油灯下,阅读经典著作,并复习和自学了初、高中课程。
不久,一个机会悄然而至。由于当时村里急需教师,插队没多久的钟秉林便多了一个身份——民办教师。当站在简陋的教室里面对求知若渴的孩子时,钟秉林第一次体会到了为人师者的压力和责任,“四个年级的学生挤在一间教室里进行复式教学,刚开始讲课时经常顾此失彼,要教好课确实是一种挑战”。为了讲好每一堂课,在生产劳动之余,钟秉林努力自学并向他人请教,尽力保证教学质量。
对钟秉林而言,这段经历让他学到了许多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恶劣的环境、淳朴的乡亲、内心的求索、艰辛的付出,这不仅培养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在任何艰苦的条件下都能坚持学习的毅力,也使他进一步了解了真实的社会,深刻体验了国情,这对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正如他后来总结的,“它给了我享用一生的精神财富。经过那段磨练,我学会了宽容,学会了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以坚韧的态度去对待困难和挫折。这对我后来学习深造、做教师、做司长、做大学校长都有很大帮助,要做好管理工作,除了靠制度、能力和热情外,还需要在工作中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靠人格魅力增强凝聚力,形成相互关心、理解和宽容的人文氛围。”
异国留学弘扬中国精神
1973年,钟秉林结束了插队生活,进入了当时的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学习。毕业后,他怀着“为经济建设人才培养做点贡献”的志向,留校任教。
“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我真切感受到自己在学术方面还有待于提升,就开始进一步自学学科理论基础知识,并虚心向老教师请教。”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成为钟秉林发展生涯中一条清晰的主线,至今他仍将坚持学术研究归功于那一段时期的努力。
1990年,钟秉林作为国家公派的高级访问学者到英国威尔士大学进修。那时,他已是东南大学的特批副教授了。
到威尔士大学安顿就绪后,钟秉林特意去拜访了他的导师布莱德先生,一位在英国机械研究领域很有名的学者。
“来自中国东南大学?”“是的”“来这里进修?”“是的”“什么名字?”“钟秉林”“在你们学校教什么课程?做什么研究?”……对话简单明了,但布莱德先生却面无表情,显得漫不经心。
这让钟秉林有些局促不安,“难道布莱德先生不欢迎我?”于是,他暗地里与这位对自己“冷视”的导师较上了劲儿,他要用自己的努力证明自己。
从此,钟秉林每天来往于宿舍和实验室两点一线之间,心无旁骛,废寝忘食,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学习中去。海外的研究和学习生活枯燥而艰苦,但一想起在延安的插队生活,他释然了:再苦也苦不过那段经历,权当“洋插队”吧!
后来,坚冰终得化解。“有一次,布莱德先生给学生讲课时,涉及到一个工程统计分析方面的问题时,没有讲述清楚。那节课我在教室旁听,休息期间,我向他指了出来。没想到,他在第二节课一开始就对学生们说:‘刚才钟先生指出了我讲课中的一个错误,现在予以纠正,并向他表示感谢。’说完,冲我笑了笑,表示赞赏。”钟秉林回忆说。自此,布莱德先生改变了对钟秉林的看法,而他严谨治学的态度也给钟秉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经过将近一年的学习,钟秉林不仅圆满完成了布莱德先生交给他的各项实验研究任务,而且还在国际刊物上成功发表了高质量的学术作品。与此同时,他担任了卡迪夫地区中国学联主席,在繁忙的学习同时,尽可能为中国留学生多做实事。
眼看离进修结束的时间越来越近了,钟秉林开始准备回国事宜。有一天在实验室里,布莱德先生突然对他说:“留下来读博士吧?”“我是访问学者,必须回去。”如同对待此前有过的几次做助教或助研的机会一样,钟秉林婉拒了。“你基础好,又有创造性,如果不继续读博士实在是太可惜了。”布莱德先生这番话最终触动了他的心。
为鼓励他留下,布莱德先生进一步表示“你的学习生活费用由我负责,这一切从我的项目经费里出。”就这样,在访问学者生活结束前,钟秉林向学校打了申请报告,请求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并顺利得到了批准。
1年变成4年,钟秉林延续了“拼命三郎”的风格。尤其是做博士论文的最后阶段,每天除了吃饭和几个小时的睡觉时间外,他都泡在实验室里刻苦攻关。为此,布莱德先生逢人便说:“钟秉林是我指导过的最勤奋的学生之一。”并经常以他为例来教育和激励自己的儿子。
期间,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一个周末,布莱德先生带着儿子及其女友一块儿出游,在路上提起了我。布莱德先生对儿子说:‘我敢肯定钟现在在实验室,你信吗?’儿子不信。于是父子俩打起了赌。当实验室门铃一响,我打开了门,只见他儿子愣了一会儿,然后父子俩哈哈大笑起来。我一时不知原由,莫名其妙了好半天。后来布莱德先生对我说:‘我就是要让他们看看中国人是怎样学习和工作的。’”
通过艰苦的努力,钟秉林顺利拿到了博士学位。在离开威尔士大学回国那天,布莱德先生亲自开车送钟秉林到伦敦希思罗机场,并和他紧紧地拥抱道别。忆及当时的情景,钟秉林仍感动不已,“他的眼里浸满了泪花,我的眼睛也模糊了。”
一校之长彰显治学风范
从英国回来两个月后,钟秉林被任命为东南大学副校长,走上了一边从事教学、科研,一边从事学校管理的“双肩挑”道路。
1996年9月,钟秉林奉调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司长。“那段日子很辛苦,全国各地跑,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制定相关政策,以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期间,深知责任重大的他不敢有丝毫懈怠:他积极推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探索和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推动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推进高等学校加强素质教育,启动并实施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等,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
几年下来,虽然工作很辛苦,但成绩斐然,而且积淀了丰富的管理经验,这为他日后走上高校管理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1年4月,钟秉林被国务院任命为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北师大”)校长。对此,他深感责任重大,“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一所大学在它的改革发展过程中挑战与机遇并存。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对大学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上任伊始,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摆在了他面前:下一步,北师大的工作该如何着手推进?当时,许多国内名校都在争创世界一流大学,中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也进入了新阶段。
对于如何破解发展难题,钟秉林始终牢牢把握住“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原则——办学离不开先进的理念和科学的战略规划,更离不开全校师生员工的支持。因此,他就职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做深入细致的基础调研工作,分别召集教授、干部、师生进行座谈,不断加强与他们的互动交流。
钟秉林校长在学校会议上讲话
通过不断的沟通,钟秉林真正理解了“北师大人”的自豪和骄傲:北师大百年办学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深厚文化底蕴、优良办学传统和校风校训、北师大教师教育和文理学科见长的优势和特色;也了解了“北师人”求新思变的心情:在国内高校竞相争创世界一流大学的形势下,北师大自然不甘人后,他们渴望改变。
2001年,迎来百年华诞的北师大明确提出了在新的百年实现学校战略转型、创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办学新目标,即在“十五”期间基本完成包括学科、专业设置与课程建设在内的结构性调整,建设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实现北师大向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科学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历史转型。
谁能想到,如此宏伟的目标制定得益于钟秉林召开的一次学校干部、师生、员工教育思想大讨论的结果:北师大在新世纪要在保持自身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上开拓进取、与时俱进。
有学者幽默地说,“1902年因考虑‘国家需才孔亟’而创设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北师大前身)的首任‘掌门人’张百熙恐怕没有想到,百年后的今天,发轫于师范教育的北师大已经定下了‘建设成为综合性、有特色、研究型的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又一个世纪目标,开始实现又一个世纪梦想。”
如今,北师大的转型之路正在全校师生的期望中悄然进行着。事实上,在钟秉林看来,所谓转型不是盲目扩张、追求“大而全”,而是强调内涵发展,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突出特色、自主创新”的发展方针。
他进而指出,“转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科结构的转型。传统高师院校的学科是对应基础教育的需要设置的,主要是一些基础性的学科,较为单一。因此,学校应在保持传统学科优势的基础上,进行学科结构性调整,适当增加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性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实现学科结构的综合性;二是专业设置的转型。经过努力,如今学校非师范本科专业已超过一半,而且从2002年起,本科专业取消了师范和非师范之分,专业设置从单一走向了多元化;三是人才培养体制的转型。传统高师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本科4年只培养中学教师。现在学校在进一步拓宽人才培养途径、加强通识教育、提升培养层次的同时,力争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走国际通行的‘综合大学+教育学院’的高层次、高素质教师的培养道路。”
说这番话时,钟秉林的眼神里满是自信、坚毅和执着。对于学校未来的发展,他无比坚定,“一方面,学校要通过调整和优化学科结构、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在整体上提升学校的学术品位和办学实力,为强化办学特色搭建高水平支撑平台;另一方面,坚持特色是立校之本,学校要以高水平的学科、科研基地、师资队伍为依托,不断强化学校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的特色,形成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北师大的转型梦想。”
钟秉林、张健等人完成的《创新教师教育模式、构建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获2005年国家级高教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作者:张韦韦,来源:《教育与职业》,2008年第19期,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