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史研究
由《女高师周刊》再识女高师音乐系(节选)
发布时间: 2023-12-28  

2005年初,由于写作毕业论文的需要,笔者前往北京大学图书馆民国期刊阅览室查阅资料,意外地发现了一份上世纪20年代出版的《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周刊》。这份校级报刊详细地记载了1922至1924年间女高师的教育全貌。从学校的公函到组织大纲,从新闻纪要到教学研究,从音乐系的招生简章到毕业音乐会节目单,均历历在目。它不但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也刚好填补了这一阶段史料的空白。这份珍贵的报刊,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内也没有收藏,它是研究整个女高师历史的一份极具价值的原始史料,也是笔者在两年多的研究时间里发现的内容最多、价值最高的一批史料。

《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周刊》(以下简称《女高师周刊》)为黑白4开版(创刊号为红字,见彩插4),双面印刷,每周六(日)出版一期,每期8版,三年间几乎从未间断。报刊主要包含启事通告、新闻纪要、教育研究、文艺作品四大类内容,其中启事通告用于公布部令、公函等官方文件,新闻纪要用于发布全校重大活动的预告,教育研究主要为女高师附属小学、中学的教师交流教学心得,文艺作品则经常发表小说、游记等文学作品。刊登的内容详细而丰富。

北大图书馆内保存了从1922年10月10日到1924年6月29日近三年来《女高师周刊》第1至73期中的58期。报纸分两本收藏,第一本刊头为《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周刊》,内含第1至21期中的18期报纸;第二本刊头为《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周镌》,内含第22至73期中的40期,均用黑色纸质硬皮装订成册。虽然其中缺失了15期,但保存下来的每期报纸都完整无缺。从最后第73期报纸的版面来看,它似乎并不是该刊的最后一期,但它出版的时间正处于女高师升格为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简称“女师大”)的转折时期,它或许就是女高师时期的最后一份校刊。从这个时间我们也可以推知,女高师正式更名为女师大应该是1924年7月以后的事情。在笔者搜集的资料中,1922至1924年正是女高师音乐系的资料最匮乏的时期,这份报刊的发现刚好弥补了这一空白。

《女高师周刊》中汇集了音乐系的诸多史料,其中有1924年的招生简章与“课程分配表”,有“学校音乐系第五次演奏会秩序单”、“第一次毕业音乐会预告”、女声合唱曲《别校辞》的歌词,以及《本校纪事》、《本校一览表》、《女高师暂行组织大纲》、《女师大组织大纲》等行政纪要中有关音乐系的点滴记录,这些崭新的内容重现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女子专业音乐教育的概貌。

一、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音乐专科招生考试(1924)

有关女高师音乐系招生考试的情况,笔者尚未在学术界见到相关的资料。目前仅在曹安和先生的传记中提到,入学前需考钢琴、听音和作文三科。《女高师周刊》中的一份1924年《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音乐专科招生简章》(以下简称《简章》),成为我们了解女师大音乐系招生情况的唯一资源。

该《简章》刊发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周镌》第72期(民国十三年6月22日)第1版,此时女高师刚刚于5月升格为“女师大”。从《简章》名称来看,音乐系是按照专科标准制定入学考试的,也就是说,音乐系在女师大被定格为专科级别。1920年9月,新成立的女高师音乐系招收了第一届师范生,1924年6月也正是这届学生毕业的时间,辞旧迎新,这次招生迎来了音乐系的第二届学员,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女师大的第一届新大学生。

《简章》从招生目的、名额、投考资格、报名、检查体格、试验日期、试验科目、入学手续、毕业标准、课程、纳费等11项内容介绍了女师大音乐系的招生章程,为我们全面地了解当时音乐系的招生情况提供了充足的材料。(具体内容见附录1)

(一)招生目的

《简章》第一项明确说明:“本专科以养成高初级中学音乐教员及发展女性特长为宗旨”。

培养“中学音乐教员”是萧友梅、杨仲子最初创办音乐科时就定下的目标,其目的在于为中学、师范输送一批高水平的专业师资人才,这也正是音乐系设在高等师范学校的基本用意。由此我们也可以推断,音乐系在创立之时,很可能也明确表示了“以养成高初级中学音乐教员”这一宗旨。

“发展女性特长”,应当指的是基于女性在音乐和教育方面的天然优势而提高其音乐水平与教育技能。这是一个十分新颖的话题。在中国,传统封建思想对女子读书和学习音乐都有着极大的偏见,女子学艺更是常人不齿的事情。在20世纪20年代,能够看到女性学习音乐具有天然的优越性的人不多,以发展女性特长作为办学宗旨之一的教育机构更是少之又少。从某种意义上说,音乐系在培养女性艺术人才方面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从20年代中期起,这种专门培养女子艺术人才的教育机构已经在中国出现了。

(二)投考资格

第二届招生的人数计划不超过28人,投考学生必须毕业于中学或师范学校,即“旧制中学校或完全师范学校毕业生”。同时,由于当时的新式中学存在3种学制:四二制、二四制、三三制,因此,凡在这三类学校里修满4年学业的中学生也可报名参考。报名时间定于1924年7月1日至16日,投考者在报名时须验证毕业或修业证书,还要进行体检,然后才能参加考试。

(三)考试内容

此次入学考试设有两个考点,7月10日起在位于上海小西门黄家阙的上海艺术师范学校举行,7月21日起在本校举行,两次考试内容一致。其考试科目有:(1)国文——作文解释文义、圈点诗词;(2)英文——文法、翻译;(3)历史;(4)物理;(5)数学;(6)音乐:听觉试验,简谱译为正谱,读谱弹奏左右手不同谱号的风琴谱或钢琴谱。

很显然,在这6个科目的考试中,前5科为文化知识考试。国文、英文、历史、物理、数学,文理兼修,没有重文轻理,这与我们当代高中文理分家的教育模式不同,与当今艺术院校考试重文避理的模式更不同。

在最后一科音乐专业的测试中,只考3项内容:(1)听觉试验,应类似于现在的视唱练耳考试,但程度不会太深,基本上是以检测听觉的灵敏程度、辨音能力等为主;(2)简谱译为正谱,即译谱,把简谱翻译成五线谱,以此来考核学生的乐理水平;(3)读谱弹奏,相当于现在的钢琴(包括脚踏风琴)演奏。《简章》中还指明要弹奏不同谱号的乐谱,这也意味着学生需掌握基本的五线谱读谱能力和基本的钢琴技能。

从这3项内容来看,这轮考试的程序比较简练,但它抓住了两个专业的考核点,一是“听觉”,二是“弹奏”。有了这两个基础,学生的专业水平基本能够有所保障。况且,一项“译谱”工作更能检测出考生对音乐基础理论的掌握情况。因此,音乐专业方面的考试并不失考核水准。

当然,由于当时条件有限,也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圆满地参加这3项考试的。例如,曹安和在这次考试中,由于她从未见过钢琴,自然无法考核“读谱弹奏”这一项。但萧友梅因见她耳朵的辨音能力强,国文中的作文也颇具思想,便破例予以录取。事实也证明,曹安和在日后的学习中以中国传统音乐见长,成为我国音乐学界一位卓有建树的民族音乐学家。可见,音乐系的考试还是具有一定的弹性,这个弹性的标准就是音乐的真实才能。所谓“不拘一格降人才”就是这个道理吧。

(四)入学及就读

考生通过入学考试被录取后,报到时须由两名保证人随同到校,先填写具愿书及保证书,并缴纳保证金后,学生方能入学。入学后学生不用交学费,但需缴纳琴租、体育费、膳宿费、书籍讲义及乐谱费。音乐系暂定学制为5年,“以修足180学分为毕业”,但最终毕业年限还要根据学生每年修毕的学分来缩短或延长。其中“第一学期为试学期,在第一学期内经音乐系主任教授认为无学音乐能力者得命其退学”。据曹安和回忆,该年共有20人入学,但一年后只留下12人,直至毕业。可见,“试学期”并不是虚设,萧友梅对学生的要求还是相当严格的。

综上所述,从整体招生情况来看,女师大音乐系的第二次招生工作已经具有了比较完整的设想,它在对人才的考核、选拔、以及教学等环节中都已积累下了一套完整的经验。在经历了将近4年的磨合之后,音乐系的工作已经步入正轨,音乐系的教学有了新的起色。也正是在这一次考试中,有一批出色的音乐人才走进了音乐系,为自己日后的艺术道路敞开了一扇天窗,逐渐成长为中国音乐史上杰出的女音乐家。

二、女师大音乐系的课程设置(1924)

在《简章》发布的同时,还公布了音乐系未来5年内的课程规划,即《音乐专科课程分配表》,它们刊登于同一期《女高师周刊》上。

从这份翔实的课程表中笔者惊讶地发现,仅仅三年多的时间,女师大音乐系的教学竟然有了焕然一新的变化,不但课程的分类进一步细化,科目也更加丰富,音乐系更加成熟了。(见表1)

1.png

从新的课程表里我们可以看到,音乐系将课程分为了5大类:共同必修科课程、教育科学科课程、主科必修科目、普通音乐课程和选修科目,其中教育科学科课程是从原“共同必修科目”中分离出来的,主科必修科目为新开设的一个门类,与普通音乐课程综合起来相当于原“必修科目”。在这5类新的科目中,设置的课程也有了很大的调整。

第一,教育学方面的课程全部从共同必修科目中分离出来,组成一个独立的教育科学科。这类学科的独立无形中提升了教育学理论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它更强化了师范大学以“师范教育”为宗旨的教育重心,使得音乐系的师范特色更加鲜明了。与原有教育方面的课程相比,新的学科在教育学、教育史、实地教授的基础上增加了教授法、教育行政,将原来的心理学划分为普通心理、教育心理两门课程,并取消了伦理学。其中,教授法可能是原来的指挥(唱歌教授法)课,教育行政则在北大音乐传习所中已出现过。

第二,共同必修科在原有的国文、英文两课的基础上,增添了自然科学通论、文明史、神话史(Mythology)及歌剧史4门课程,又将原来的选修课“体操”选了进来。新增添的4门新课,即便在我们当今的音乐院系中也是十分新颖的课程了,这也许是身处综合性大学才能享有的一个优越条件。如果说文明史、神话史及歌剧史与音乐的关系还较为紧密的话,自然科学通论似乎显得有些牵强。然而从中我们又一次看到,中国在20世纪初的人才培养中,多元的知识结构已经成为中学教师(包括音乐教师在内)的内在要求,这更加符合人才自身全面发展的规律。从这一点来说,这则教学大纲的制定者是真正具有远见卓识的。

第三,主科必修科目的开设,是女师大音乐系向专业化教育拓展的一个新起点。设立主科,就意味着学生们在主修专业上已经有了明确的划分。音乐科设立了两个主修方向,一是钢琴,二是理论。钢琴的主科课程包含钢琴视奏与合奏练习两项,理论的主科课程则有自由作曲、配置法、钢琴、对位法、指挥练习,明显是倾向于作曲理论的主科。这种专业方向层面的划分,首先说明了音乐系设计者的办学思路变得更为清晰,对人才的培养有了更明确的定位。其次,这种划分更增强了音乐系的专业性,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水平,也就是提高了未来中学音乐师资或音乐工作者的专业水平。萧、杨二人创立音乐系的初衷再一次向前迈进了一步。

第四,在普通音乐课程中,新增加的本国乐器和译谱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音乐在现代专业音乐教育中的兴起。“本国乐器”是从箫、笛、月琴、琵琶四件传统乐器中任选一种来学习,有趣的是,日后迅速崛起的代表性乐器二胡却不在此列。译谱注明是将“国乐曲谱译为五线谱”,“国乐曲谱”应当是指工尺谱。将工尺谱译成五线谱,这是一个对中西方传统音乐文化综合学习的独特手段,它对于人们更好地了解中西方音乐文化的差别,更深刻地领会中西方音乐文化的精髓,都有着极大的帮助。

第五,音乐系的选修科目已从原来的舞蹈、游戏、体操变为了图画、第二外国语(法文或德文)、舞蹈,它更注重文化色彩了。

总而言之,女师大音乐系在经历了4年的学科建设后又恰逢院系升格,这样一个良机为它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新一次的升迁中,音乐系已渐渐舍弃了日本教育体制中的一些课程,而向着更为系统化、并且带有本国色彩的新式教育体系发展了。曹安和先生说我国现代专业音乐教育创始于女高师音乐科,确切地说,女师大音乐系已经建立了“我国现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基本框架。

三、首届毕业生音乐演奏会(1924)

《女高师周刊》内共刊载了两份音乐会节目单,分别是“学校音乐系第五次演奏会秩序单”和“第一次毕业音乐会预告”。“第五次演奏会”是1923年5月的一次期末钢琴汇报音乐会,由当时仅有的两位钢琴教师——嘉祉和杨仲子门下的十几位学生登台演出,同时还有音乐系全体学生演唱了几首萧友梅创作的合唱曲。(节目单见附录2)本文要重点分析的,是第二份节目单。

首届毕业音乐会预告及“乐曲说明”

1924年6月,女高师音乐系的第一届11名学生即将毕业。毕业前夕,作为受业四载的首届学员,是该展示成果、汇报成绩的时候了。5月17日晚8点,音乐系毕业生在青年会大会堂举行了音乐系第一次毕业音乐会。

关于这场音乐会,每当说到萧友梅创作的合唱曲《别校辞》时都会提到它,因为这部作品是在这场音乐会上首演的。但是再想全面了解一下《别校辞》以及音乐会的具体情况,就几乎无人再谈。以往所见比较明确的资料,仅见于《北大音乐传习所研究》(韩国)中的记载:1924年5月17日举办了“女高师音乐系首届毕业音乐会”(见北大《日刊》1469,1924.5.14:3)。他在注解43中介绍:“资料仅提‘管弦乐同奏’萧友梅合唱曲《别校辞》及莫扎特协奏曲二首。因萧同时任教于女大音乐系,因而暂定亦为该乐队(指北大音乐传习所乐队,笔者注)。”仅此而已。

笔者根据这一资料前往北京大学图书馆专门查阅该期杂志,在《北京大学日刊》1924年5月14至16日连续3期中,见到同一则公告——“音乐传习所启事”。公告云:“女高师音乐系开办已四载,第一班学生将于本学期毕业,特定于本月17日下午8时,假米市大街青年会礼堂开音乐大会,以表示成绩。”并列举了两个“重要节目”,一是“萧友梅博士最近作品《别校辞》”,二是莫扎特“音乐会曲(Concert)二套”。此外“尚有该校体育系毕业生舞蹈,更有可观。”

这份资料将音乐会的来龙去脉说得比较清楚,虽然曲目不多,但重要的作品已经列举了。但是,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周刊》中,则有这场音乐会的翔实预告,不但曲目详细,还附有“乐曲说明”。“首届毕业生音乐会”的实情就此一目了然!(见彩插4)《本校音乐系毕业音乐会预告》刊登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周镌》1924年5月4日(第65期)、5月11日(第66期)连续两期的第1版中,并作为头版头条新闻刊登,足见学校对此次音乐会的重视态度。

本校音乐系毕业音乐会预告

此次音乐系第一次毕业音乐会拟于本月17日晚8时假青年会大会堂开毕业音乐会。演奏要目如下:

一、引子钢琴与管弦乐合奏

二、合歌:(甲)级歌(乙)毕业歌(丙)汤山

三、钢琴音乐会曲:钢琴与管弦乐合奏

四、独歌《杨花》

五、合歌《梅语》二重音

六、钢琴音乐会曲

七、合歌《别校辞》管弦乐伴奏

从《预告》中可知,音乐会由3首器乐曲、5首合唱曲、1首独唱曲组成,其中器乐曲全部为“钢琴与管弦乐合奏”,除去“引子”不知道曲目外,其他两首都是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合唱曲、独唱曲都是由音乐系的诗词教师(易韦斋、伦灵飞)、音乐教师(萧友梅、杨仲子)合力创作的声乐作品。《毕业歌》由伦灵飞作词,《梅语》由杨仲子谱曲,其他皆由易韦斋、萧友梅创作词曲。这足称得上是一台中西交融的音乐晚宴了。音乐会又特别邀请了“北大管弦乐队协助”,也就是北大音乐传习所的管弦乐队,还有女高师体育系毕业生的舞蹈演出,这样一台新颖而隆重的音乐会在当时应该是相当具有吸引力的。

在这场音乐会中,有两个重要的历史性突破,一是钢琴协奏曲在北京音乐会上的出现,二是新的中国合唱曲在音乐会上的演出。“乐曲说明”中写道:“北京有音乐会以来,尚未有人演奏过此种乐曲(指钢琴协奏曲,笔者注)。”也就是说,这场音乐会上演奏的两部莫扎特钢琴协奏曲,是首次在北京乐坛上出现的协奏曲;分任独奏部分的诸位学生,无疑成为了钢琴协奏曲这种乐曲体裁在北京的首演者。它表明了北京地区的音乐会在演出曲目和演奏水准上都有了新的突破。这种高水平演出意义在于,“不独为吾校留一纪念,且可为音乐系前途做一好例也。”(“乐曲说明”语)另外,《毕业歌》、《别校辞》这两部作品在音乐会上的首演,更增添了音乐会的历史分量。(有关《别校辞》的内容见后)

“乐曲说明”在最后结语时提到:“此次音乐系毕业诸君,本拟演一歌剧,剧本已由伦先生作成,后因各种设备经费无着,作为罢论,故用此曲(指《别校辞》,笔者注)代之。”这段话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在1924年5月前,伦灵飞已经写出了一部歌剧剧本,虽未能谱曲,但剧本已成。如果将黎锦晖的儿童歌舞剧看作是中国歌剧的最初成果的话,那么这个剧本或许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早期的一部歌剧剧本了。

足见,作为女高师音乐系的首届毕业生音乐会,它的举办在女高师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在北京地区音乐会的历史上也具有开创性的意义。音乐系的师生们又一次创造了历史,历史也将他们牢牢地记录在史册之中。

(作者:祁斌斌,来源:《音乐研究》,2009年第1期,略有删改)



 
北京师范大学校史研究室
 
 
©版权所有:北京师范大学校史研究室 地址:北京师范大学后主楼23层西侧 
电话:010-58800132    邮箱:shdxsh@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