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史研究
礼陶乐淑教之基——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科发展管窥(1920-1956)
发布时间: 2023-04-06  


(京师大学堂校门及匾额)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门)

(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校门)


北京师范大学从建校到今天已经走过120个年头。在庆祝学校120周年华诞之际,回顾历史,一代代师大人栉风沐雨,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册上记写下开创性的重要功绩。作为其中最为“有声有色”的一笔,音乐学科依托学校深厚的人文底蕴,是培养音乐教师和艺术人才的摇篮,百廿年来在上下求索中砥砺前行,为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的发展引路领航,成就斐然。尤其是1920——1956年间,音乐学科从教学建制、师资建设到人才培养,都凸显出其对全国音乐学科发展和研究工作起到的重要奠基作用。

一、学校初创及变迁

(—)从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到京师优级师范学堂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在李端棻、梁启超等维新派思想家的倡导下,清政府建立起近代第一所国立综合大学——京师大学堂,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1902年,张百熙任管学大臣,为学堂的兴办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中国大学之父”,其开设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即为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1903年,他提出建立“优级师范学堂”并上奏章程,开篇道明办学目标,“以造就初级师范学堂及中学堂之教员管理员为宗旨,以上项两种学堂师不外求为成效”。五年后,“京师优级师范学堂”建成,标志着我国高等师范教育步入独立设校的崭新阶段。1908年,京师女子师范学堂设置的音乐科目。

(二)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到国立北平师范大学

1912年5月,京师优级师范学堂重建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育家陈宝泉担任校长,“辛苦艰难十余年,卒蔚成此全国最大高等师范之基础”。1916年3月,学校增设音乐练习班,分初、高两级。1919年,改办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次年9月,由萧友梅、杨仲子在学校增设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第一个现代专业音乐教育系科——音乐体育专修科,其目的是为了适应全国各地对音乐专业人才和各类学校音乐师资的迫切需求。

1923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经改制成为“国立北京师范大学校”。1927年,北京九所国立高校合并为京师大学校,原国立北京师范大学校成为其师范部。次年,国民政府将北京更名为北平,随后试行大学区制,北平大学区内各高校合并组建为“国立北平大学”,“京师大学校师范部”改为“国立北平大学第一师范学院”。1929年,大学区制停止后更名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独立办学,1931年国立北平大学女子师范学院并入,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

(三)从西安临时大学教育学院到北京师范大学

1937年,卢沟桥事变打破了北平的安宁,国立北平师范大学的师生与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等高校师生一同西迁,组建“西安临时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归为其教育学院。然而,战火迅速蔓延至此,新校成立不到四个月再度迁址,1938年春在汉中重建,更名“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教育学院改称“师范学院”。一年后,学校又更名为“国立西北大学”,师范学院独立设置为“国立西北师范学院”,随后迁址至甘肃兰州,逐步发展成为今天的西北师范大学。

抗日战争取得全面胜利后,原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在北平校址重建为“北平师范学院”,西北师范学院部分师生迁回。经过广大师生、校友齐心协力的争取,“北平师范大学”的校名于1948年秋天正式恢复。新中国成立前夕,首都“北平”更名“北京”,北平师范大学相应改为“北京师范大学”。1950年9月,毛泽东亲自为北京师范大学题写校名,至今仍熠熠生辉。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大规模调整,北京辅仁大学主体并入北京师范大学,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力量进一步壮大。

二、音乐专业萌芽及其曲折发展

1912年,时任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他指出,“教育家欲由现象世界而引以到达于实体世界之观念,不可不用美感之教育”,强调了美育在新教育体系中的关键地位。“五四”新文化运动后,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音乐师资的培养迫在眉睫。早在1908年,京师女子师范学堂便设有音乐学科,并在《女子师范学堂章程》中明确了主要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音乐——其要旨在使感发其心志,涵养其德性,凡选用或编制歌词,必择其有裨风教者。其教课程度,授单音歌、复音歌,及乐器之用法,并授以教授音乐之次序法则。”1912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将“乐歌”列为预科必修科目之一,1916年3月增设音乐练习班,分初、高两级,为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毛泽东主席为北京师范大学题写的校名)

(萧友梅与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音乐系师生合影)

(北京师范大学档案馆藏:老志诚和沈湘的教学记录)

(北师大档案馆藏: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学院学生课外各项研究会一览表)

(北师大档案馆藏:1941年金文达入学国立北京师范学院音乐系志愿书)

(北师大档案馆藏:杨儒怀入学志愿书)


(一)从女高师音乐科到北平师大音乐系

如前所述,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作为专业科系兴办的历史可追溯至1920年9月,萧友梅、杨仲子创立的音乐体育科,“当时这两种人才,异常缺乏,所以我们积极的要养成音乐兼体育的师资,以应一时之需要”。翌年音乐、体育两科各自独立,“经验告诉我们,这两科的性质,是迥异不同的,不能并驾齐驱地前进”,音乐科是我国第一个由国家兴办的培养专业师资队伍和音乐教育人才的高等师范专业音乐系科。1924年,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升格为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原音乐科相应改为音乐系,萧友梅担任首任系主任。

1925 至1927年间,音乐系几经改组。先是归入京师大学校女子第二部音乐科,成为此时北京高等院校中唯一留设的音乐科系。后改制为国立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音乐系,杨仲子担任系主任。1931年,国立北平大学女子师范学院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合并后,仍分男、女两校办学,女校开设音乐系,以为社会培养、输送音乐教师为目标;男校未开设专门的音乐科系,音乐仅作为供体育系学生选修的副科之一。

(二)抗日战争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后

1937年,国立北平师范大学被迫西迁至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其间只开设音乐公共选修课。1938年,日伪政府在和平门外南新华街建立起“国立北京师范学院”(男校),设有音乐系;在西城李阁老胡同另建“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学院”(女校),设音乐专修科。1942年,男女两校合并为“国立北京师范大学”,所设科系也进行相应整合,李恩科担任音乐系主任。

抗日战争胜利后,到北平师范大学正式恢复办学前,音乐系一直保持四年制本科的办学层次。1949年夏天,音乐家贺绿汀来到北师大音乐系担任系主任,为培养能胜任文工团工作的艺术人才,他建议增加戏剧专业,与音乐系合并为“音乐戏剧系”,按专业分组招收新生,后由洪深担任系主任。1952年,辅仁大学并入后重新调整教学方案,戏剧专业转入人民艺术剧院,复建音乐系,由老志诚担任系主任。

三、教学建制与师资队伍建设

(一)教学建制

据1921年6月发布的《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体育科分组办法》,音乐专修科的学制为四年,专业必修课分理论和技术两大模块,同时明确规定了练习应达到的时间,以保证学习效果。此外,还有国文、英文、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实地教授等公共必修课程。1923年起开始实行主修制,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和专长在钢琴、独唱、音乐理论中选择其一作为主科,进一步明确专业发展方向。可见北师大音乐学科在初创阶段已为学生构建了全面扎实的知识体系,这为高师音乐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924年5月,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音乐系建立后,学制改为五年。1928年国立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时期,音乐系设两年预科、四年本科,增加器乐、声乐、合奏、合唱等专业选修课。1931年合并后的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仅在女校开设音乐系,学制四年。抗日战争时期,国立北京师范学院音乐系学制四年,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学院音乐专修科学制三年,在常规课程基础上加大了西洋乐比重。自抗战胜利到新中国成立前,音乐系设学制四至五年的本科,最后一学年学生主要开展教育实习。

1949年贺绿汀在北师大建立的“音乐戏剧系”,分为四年制音乐组和三年制戏剧组。1952年恢复音乐系建制后,借鉴苏联先进的教学模式,构建起政治理论、文化课、教育、专业课“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增加配器、复调、伴奏等实用课程,同时强化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

(二)师资队伍建设

自我国近代音乐教育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萧友梅先生创办了高师历史上第一个音乐专修科,北师大音乐系名师荟萃,群贤毕至。萧友梅坚持“以西为师,兼收并蓄”,同时重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创新,“训练学生,使从旧乐及民乐中搜集材料,作为创造新国乐之基础”。他亲自编写《近世西洋音乐史纲》等特色教材,讲授音乐史、乐理、和声等课程,聘请国内外著名音乐教育家共同开展教学。初创时期杨仲子(教授钢琴)、赵丽莲(教授声乐)、刘天华(教授琵琶、二胡等器乐)、嘉祉(俄裔,教授钢琴)、霍尔瓦特夫人(俄裔,教授声乐)、赵元任、李抱忱、柯政和、齐如山等著名音乐家在此执教。1927年北洋军阀政府取消音乐教育后,杨仲子在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音乐科担任科主任和教授,刘北茂担任讲师兼会计科主任,蒋风之教授二胡,助教曹安和教授琵琶,廖书筠教授昆曲等。

20世纪30年代后音乐系主任张秀山教授声乐,老志诚教授钢琴,蒋风之教授二胡,柯政和教授音乐理论、音乐史、钢琴等课程。日籍教师宝井真一教授声乐及合唱课程,与井上直二合作组建合唱团及交响乐团。俄裔教师普洛武教授小提琴,并指导学生乐队演出。音乐系还邀请作曲家江文也来音乐系教授视唱、和声、作曲等课程。抗日战争胜利后,师资队伍有钱仁康(教授作曲、和声、曲式)、柯政和与雷振邦(教授乐理)、张洪岛(教授外国音乐史)、老志诚(教授钢琴)、沈湘(教授声乐)、刘育和(刘天华之女,教授钢琴)、杨大钧(教授中国音乐史)等。

1949年,音乐家贺绿汀从华北人民文工团调入,为北师大音乐系的建设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在此任职的半年时间里,贺绿汀成立了音乐戏剧系,兼顾学生的音乐教育素养提升与戏剧表演能力培养。贺绿汀调至调至“国立音乐院上海分院”(今上海音乐学院)任院长后,洪深全面接管北师大音乐系工作,另有张肖虎担任理论作曲教研室主任,杨大钧教授琵琶及中国音乐史,老志诚、沈湘、冯文慈、冯家训等均任职于此。此外,还有洪深、焦菊隐﹑李德伦、赵沨、秦西炫、陈田鹤、马可等作为兼职教师执教于此。

四、教学条件与艺术实践

(一)教学条件

1912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建立的图书馆,藏书量居北京前列,设有附属中学、小学作为学生的教育实习基地。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专修科成立后,建有琴房供师生使用,学生每年需缴纳二十元琴租费(自备乐器的学生除外),此外不收取学费。在萧友梅的带领下,音乐系在艰苦的初建时期尽最大努力改善教学环境,根据课程教学需要配备有钢琴、二胡、琵琶、小提琴等乐器,教师刘天华兼蓄中西之长,改进国乐并引入课堂,开创了中国高等师范院校民族音乐教学之先河。

20世纪40年代,音乐系聘请外籍教师执教后,新增一批西洋管弦乐器,但此时还未建立专业的剧场和音乐厅,师生以校外公演为主,如中央公园、广播电台、北京饭店礼堂等场所。20世纪50年代后,音乐系招生人数不断增加,教学条件有很大改善,琴房已扩建至二十余间,但仍难以满足每位学生的练琴需求。这一时期经常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相聚北师大开展学术交流,音乐系定期组织教学汇报演出和学术研讨会,为师生搭建起开阔视野、学习提升、展示风采的平台。

(二)艺术实践

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初创至今,始终非常重视艺术实践的多样化开展,以此拓展课堂教学,宣传先进思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早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时期,音乐系每学年都会开展一至两场学生汇报音乐会。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学院为学生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课外研究会,其中有文艺研究会、英语研究会、缝纫研究会(含刺绣编织和西服两组)、绘画研究会(含国画和西画两组)、音乐研究会(含中乐和提琴两组),音乐研究会由学院音乐专修科教师蒋风之、陶筠、赵年魁先生担任导师。此外,音乐系师生积极组建乐队和合唱团,多次举办音乐会演出、参加爱国歌咏活动。可见即使在纷扰的战争年代,北师大音乐系依然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为学生创造优质的校园文化生活,并引领学生在音乐中厚植家国情怀。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注重教学研究与创作实践同向同行。1956年6月,北京师范大学首次召开科学研讨会,音乐系教师在北校礼堂举行了进修、创作汇报演出会。在演出的节目中,除我国云南、新疆等地的民歌,聂耳、贺绿汀、马可、舒伯特、肖邦、格林卡、柴科夫斯基等中外作曲家的歌曲和乐曲外,还有音乐系教师解放后和近一两年来的作品,其中包括民族乐器、歌曲和改编的民歌,以及西洋乐器的演奏曲和教学用的教材等。

五、毕业生回望

巍巍师大,人才辈出,桃李满天下。从1924年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到1952年辅仁大学并入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向社会输送了二百余名优秀毕业生,培养了众多一线教师、音乐教育家、音乐学家和表演艺术家。

民族音乐学家曹安和,1924年至1929年就读于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音乐系,曾先后任教于国立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上海国立音乐院、中央音乐学院,是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奠基人之一。曹安和为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02年荣获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荣誉勋章。同时期,代表毕业生还有音乐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萧淑娴和音乐出版社主编潘奇。

抗日战争时期,代表的毕业生有中国音乐史学家金文达。他1941年8月入学国立北京师范学院艺科音乐系,并签署服务愿书承诺毕业后“从事国家教育之职务”。1947年起,金文达曾先后任教于吉林长白师范学院音乐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曾兼任厦门大学音乐教育学院副院长等职务。金文达教授在音乐学领域深耕细作、潜心育人,完成了总数达500万字的学术研究及翻译著作,其倾注毕生心血著成的《中国古代音乐史》,为我国音乐史学研究创造了宝贵财富。

同时期的代表性毕业生还有音乐教育家、小提琴家邓昌国、北京市特级教师米黎明,男高音歌唱家张树楠,作曲家赵行达等。

抗日战争胜利后,代表性的毕业生有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姚思源,先后在北京汇文中学、首都师范大学音乐系执教,曾任首都师范大学音乐系副主任、中国音协音乐教育委员会主任、北京音协副主席、北京文联理事等职务。他首次提出“音乐教育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对我国音乐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期代表性学生还有音乐教育家李晋媛、声乐教育家李晋玮等。

新中国成立初期,代表性的毕业生有音乐史学家冯文慈,男低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杨比德和卢德武,民族音乐学家耿生廉和宋学骞(苗晶),作曲家麦丁、赵鸿声、尚德义等。中央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系教授杨儒怀先生也毕业于此。

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历届优秀毕业生在不同的行业和领域传递京师美育精神,服务社会发展,实现人生价值。

结语

一百年前,我国近现代第一批音乐教育家筚路蓝缕,建成希望的灯塔,照亮北京师范大音乐学科。有了它的指引,音乐学科在艰苦卓绝的年代和风雨交加的岁月里也始终坚定信仰,充满力量,向全国辐射着力量。从中国最早的音乐专修科到如今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逐步形成音乐专业理论与表演实践相结合、综合音乐教育和教学法理论并行发展的成熟格局,北师大音乐系的成长史映射出我国近现代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

木铎金声世所崇,育人兴邦肩任重。北京师范大学已跨越120载春秋,正以昂扬的姿态迈向新时代新征程。音乐系紧跟学校“双一流”建设的步伐,赛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院训精神,秉持“高原支撑、高峰引领”的学科发展理念,打造中国音乐教育的“重镇”,在艺术人才培养和新文科建设中继续发挥“智库”作用。

(作者:蒯卫华,来源:《人民音乐》,2022年第12期,略有删改)



 
北京师范大学校史研究室
 
 
©版权所有:北京师范大学校史研究室 地址:北京师范大学后主楼23层西侧 
电话:010-58800132    邮箱:shdxsh@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