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史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学科的百年历程、特色与前瞻
发布时间: 2022-09-15  

1919年,李大钊同志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开设“社会学”课程,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学科由此发端。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学科的创立、形成和发展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相伴随,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上取得了诸多成绩,先后涌现出李大钊、李达、黎锦熙、余天休、黄文山、许德珩、雷冕、钟敬文、魏礼群等代表性人物。这些名师大家为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学科的创立和发展打下了基础,形成了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学科的深厚底蕴与红色基因,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学科发展史也成为北京师范大学校史值得浓墨重彩的一笔。回顾这段历史,在为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科发展的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高兴和自豪的同时,更加增强了我们在新时代继续推进社会学学科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一、新中国成立之前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学科发展进程

(一) 课程阶段

1919年,李大钊应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国文部主任陈中凡之邀,以兼课的形式在女高师开设了“社会学”选修课。女高师当时有国文部、数物化部、博物部、家事部等,课程也分主课、选课、辅课。李大钊开设的“社会学”选修课属于国文部哲学组。1920年,李大钊还开设了“女权运动史”“伦理学”课程。在“社会学”课上讲马克思主义,在“女权运动史”课上讲世界女权运动,在“伦理学”课上讲社会道德、反对忠孝节义等思想。李大钊一改过去课堂命题考试的形式,代以课程论文,“女权运动史”课程以《论妇女解放》为题写作论文,并将学生的优秀论文推荐发表。1920年,李大钊还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开设了“史学思想史”课程,研究宣传唯物史观。李大钊热心指导学生从事社会运动与社会服务,如192251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工学会、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北京学生联合会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共同举行了“五一”纪念大会,李大钊出席并发表演讲。1923年1月15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举行了纪念李卜克内西、卢森堡殉难四周年大会,李大钊出席并发表演讲。

(李大钊)

由于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的办学特色,“社会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的“教育社会学”也迅速发展起来。1919年,女高师国文部教育学组开设了“教育社会学”选修课。女高师保姆讲习科一年级第一学期设置了“社会学”课程,“社会学:本学期讲授社会学大意,以儿童社会为主。每周两小时,用讲义。”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亦在1920年由余天休设立“教育社会学”课程。为促进师范高等教育之发展,1920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设立教育研究科,二年毕业,授予教育学士称号。除余天休担任社会学教授外,还有陶孟和担任普通社会学教授,刘庄治乾担任教育社会学教授。此数年间,余天休皆任职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2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举行夏令学校为全国普通学校教职员及各省区教育行政人员进行培训,专任教员余天休讲授“社会概论”1923年,余天休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编辑的《教育丛刊》发表了《社会学之定义》一文,阐述其对社会学的认识。在1926年前后,著名社会学家许仕廉亦在教育系任讲师

1921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中添设了“社会学”课程,1923年作为共同选修科,第二学年第一、二学期,每周2次,学分21929年,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学生主办平民学校,实施平民教育,分初级小学、高级小学、女子师范班,其中平民学校女子师范班在第三学期开设“社会学”课程,每周二学时

在此阶段,社会学课程进入了北京师范大学以及学校主办的中等教育和社会教育等领域,以“教育社会学”为核心逐渐形成了稳定的师资队伍和一定的课程体系,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学术特色以及教师教育的办学特色。尤其是在李大钊的影响下,一大批青年学子走上了革命救国的道路,彰显了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学科的红色基因。

(二) 独立设系

伴随着学校社会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19298月,教育系主任邱椿受聘筹备增设社会学系,1929 年秋,正式成立社会学系,与教育学系、国文学系等构成学校共十一系的学科体系。1930731日,学校聘请黄文山凌霜为社会学系主任。随着社会学系的建立,社会学学科形成了完整的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负责

1931年,国立北平大学女子师范学院并入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根据部定大学组织法,全校各系被划分为教育、文、理三学院,其中文学院共四系:国文学系、外国文学系、历史学系、社会学系。9月,社会学系主任由黎锦熙代理,许德珩协助,潘怀素任教授。10月,社会学系教授马哲民代理社会学系主任。1932年,因社会学系含义较狭,改为社会科学系1932年上学期,社会科学系共有二年级学生18人,三年级学生12人,四年级学生5人,共35人,当时学校共有11个系,合计963人。1932年,社会学学科在招生考试中单列出来,志愿 以社会学系课程为主科的考生除第一试普通科目之外,另有第二试特殊科目,考“社会学” “经济学”“中外历史”。“社会学”课程也成为全校性的必修或选修课,如1932年教育学院的基本科目,第一学年“社会学”,四学分,第一、二年级选修科目“教育社会学”,四学分。同年,时任校长李蒸提出了《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整理计划书》,提出了设立“社会科学部”的计划,即取消分院制,将全校分为教育科学、语言文学、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四部,“每部设学长一人,部下仍分系,各系仍设主任,另外设研究所,设所长一人,由校长或教育科学部学长兼任。”学校社会学学科发展迎来了第一个高潮。

在学术社团方面,19291210日成立“国立北平师范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会”,社会学系师生皆为本会会员,他系同学志愿加入研究者亦可,截至1931年初,共有会员四十余名。学会在组织上由7人组成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分为文书、财务、交际、研究、调查、出版各股。1930年下学期,共举行公开演讲5

在研究生教育方面,1930年初,国立北平大学女子师范学院成立研究所,1931年,两校合并后更名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研究院,19329月,又改名为研究所。研究院(所历史科学门中包括中国民俗学组,研究内容为礼俗重在调查、女俗、民族信仰迷信附、传说、故事、民俗文学。中国民俗学组的研究员为赵荫棠,指导研究生隋廷琡研究“上古中古民俗史”,何竹淇从事民歌研究。1931年,民俗学组主持出版《礼俗》半月刊,得到顾颉刚、钱玄同等支持。该刊共出版9期,内容为民俗之一般研究,民俗材料、女俗等,作者有罗绳武、卢逮曾、陈聘之、崔盈科、杨竧、赵荫棠等,其中代表性论文为罗绳武之《民俗学之社会史的研究》

然而,由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鲜明学术特色,社会学学科的发展在政治上受到越来越严峻的挑战。193211月上旬,学校进步学生纪念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15周年,并开展题目为“十月革命问题”的讨论会。学校反动当局以此为借口要取消社会科学系。193212月,社会学系代理系主任马哲民、教授侯外庐、许德珩先后被国民党政府逮捕,虽经多方积极营救,但三次公审后,侯外庐、马哲民仍被以“危害民国为目的的宣传与三民主义不相容之主义”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借此机会,国民党当局最终强制将社会学系取消,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学科的发展形势急转直下。19333月,学校奉教育部令修正本校组织大纲,社会科学系至当年暑假前结束,学生转入文学院或教育学院各系,社会学系不复存在

此后,学校的社会学学科长期维持于简单的课程阶段。1934年,留学法国归来的杨堃教授承担“社会学”课程教育,主张研究社会学,“须随时注意中国社会,以中国社会为前提,西洋社会学毕竟是从西洋的社会背景产生出来的,只可供我们的参考而已。”在国立西北师范学院时期,学校设有共同必修科目有“社会学”,一二年级合班6学分,每周3学时。教育学系必修科目有“社会学”,6学分,第二学年第一、二学期各3 学分。选修科目则有“中国社会史”,4-6学分,第三四五学年设置。公民训育系必修科目“社会学”,6学分,第二学年第一、二学期各3学分。选修科目有“中国社会史”“社会改造原理”等。在1940年代从事社会学相关学科教学者有教授李化方、讲师刘文秀等。

1929年独立建系以后,社会学学科形成了稳定的师资队伍和完善的课程体系,办学层次涵盖本科及研究生教育,社会学学术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形成了完整的社会学学生培养体系,学生也开始在学术界崭露头角,尤其是在“民俗学”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同时,“社会学”课程也成为全校性的必修或选修课,社会学在全校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也不断提升。然而,在国民党反动派实施的白色恐怖下,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学科这支刚绽放新生的花朵从一派欣欣向荣迅速转向了衰败凋零。

(三) 辅仁大学板块

在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学科全面发展的同时,辅仁大学的社会学学科也取得了突出进步。1929 年,辅仁大学文学院添设社会经济系,1943年,社会经济系分为社会学系、经济学系。1944年,文科研究所增设“人类学部”从事人类学研究生教育,1948年建立了人类学系。1929年成立的社会经济系分社会学、经济学两组,课程设置有全校性的共同必修课、院系性的普通必修课、系组性的必修课及选修课三类。

社会学学科教育通行于全校,如“教育社会学”“社会学概论”皆为教育学院各系必修课,社会经济系开设的“社会学大纲”等课程也成为师资训练的选修课。在文学院中国文学系,社会经济系开设“中国社会思想史”“社会学原理”等选修课。20世纪30-40年代,在辅仁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任教的外籍教职员有雷冕、史禄国、叶德礼、贺登崧、吴保黎、关维廉、闵明我、司礼义等,中国教职员则有刘子明、李景汉、魏重庆、余天休、杨堃、赵卫邦等

在研究生教育方面,1937年辅仁大学成立文科研究所,初时仅设“史学部”,雷冕任教 授,讲授“宗教之起源及其发展”“人种学及史前史研究法”;史禄国任名誉教授,讲授“俄国膨胀史”“亚洲东北史地”,社会学学科教育融合于历史学。1944年于文科研究所增设“人类学部”,人类学研究所学制两年,毕业的研究生通过论文答辩,授予硕士学位。其课程设置1947年人类学研究所课程,每周二小时,全年四学分。雷冕讲授“原始民族社会生活”;施格莱讲授“希腊罗马宗教”;葛尔慈讲授“民族心理学”;贺登崧讲授“语言学”;蔡思客讲授“菲洲之民族”;赵卫邦讲授“游牧民族史”。除了课程教育之外,人类学部还通过组织田野考察培养学生1944-1948年人类学部共招生20,毕业10余人,以著名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李世瑜为代表性人物。李世瑜为我国民间秘密宗教和秘密结社研究的奠基者之一,1941年入辅仁大学社会学系学习,师从赵卫邦,1945年被保送人类学研究所,师从贺登崧教授(Willem Grootaers学习语言学、方言地理学并从事田野调查,师从裴文中教授学习地质学、史前考古学等,并在贺登崧指导下完成了硕士论文《中国秘密宗教研究》

此外,叶德礼于1940年在辅仁大学成立人类学博物馆,“其目的在搜集研究中国、日本、朝鲜及南洋各地之民风、民俗、宗教、神话及艺术等学术以发扬远东优秀之文化。”博物馆历任工作人员有叶德礼、赵卫邦、陈宗祥、汪镜民等,编辑出版英、法、德语刊物《民俗学志》Folklore  Studies,为全国唯一之民俗学专门期刊。另有《华裔学志》(Monnmenta Serica,系汉学之专门刊物,亦刊载民族学、民俗学之学术论著

由于教会大学的特殊性,辅仁大学的社会学学科发展稳定有序,较少受到动荡局势影响,师资队伍稳定且多有外国神甫任教,社会学教育以社会服务为导向,学术上呈现出比较鲜明的西方汉学特色,多以典型的西方社会学之问题意识或研究方法来研究中国社会,尤其注重人类学及民俗学等方向。辅仁大学的社会学学科体系完整,包括本科教育及研究生教育、课程及院系、刊物、学会等,学生规模更是在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达到了顶峰,如1947年社会学系本科学生人数达到322人,人类学研究所学生14,成为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学科发展进程中又一高峰。

二、新中国成立以后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学科曲折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辅仁大学的社会学学科经历了短暂的发展,著名社会学家李景汉在1949-1952年间出任辅仁大学社会学系主任。为了确立马克思主义在人文社科领域的主导地位,中国高等教育的学科及课程体系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随着1952-1953年间的院系调整,专业化、制度化的社会学学科发展被中断。社会学家广泛参与了大学的重组与改革, 在新的学科及课程体系中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著名教育社会学家廖泰初进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任教并担任北京师范大学电化教育馆馆长,后兼第二外语教研室主任。著名儿童福利专家、社会学家关瑞梧历任北京师范大学保育系主任,教育系副主任。中国“民俗学”学科的创始人和奠基者之一的钟敬文教授在北京师范大学从事“民间文学”教育,为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学科保存了一点薪火。直到改革开放之后,全国社会学学科才逐步恢复重建。

(一) 民俗学的发展

民俗学是社会学的二级学科之一。1949年,钟敬文教授来到北京师范大学从事“民间文学”教育,历任教务长、科学研究部主任、中文系主任、民间文学教研室主任等职。在钟敬文的主持下,1953 年,北京师范大学在国内首次开设了民间文学研究生班,1955 年创立全国第一个民间文学教研室。在民俗学界享有崇高声誉的张紫晨、许钰、陈子艾、潜明兹等都曾在这里长期执教,著名民俗学家乌丙安即在1955 年毕业于民间文学专业研究生班,“民间文学”教育为改革开放后“民俗学”学科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钟敬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的时代呼唤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指导,民俗学逐渐恢复重建。钟敬文教授依托中文系“民间文学”专业进行“民俗学”的学科整体建设。1979年,恢复重建“民俗学”高等教育,主编我国大学教育史上第一部民间文艺学高校教材《民间文学概论》和第一部民俗学高校教材《民俗学概论》,正式提出在中国高校建设“民俗学”学科。他领导的民间文学学科1981年被确定为我国第一批博士点。1983年,中国民俗学会正式成立,钟敬文被推选为理事长。1988年,“民间文学”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后拓展为“211工程”“985工程”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单位。2000年,成立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成为集中国民间文学与民俗学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应用研究和国际交流的新型综合机构。在钟敬文的努力下,“民俗学”在高校中获得正式建制,钟敬文也因此被海内外学术界誉为“中国民俗学之父”。北京师范大学成为我国高校“民间文学”和“民俗学” 两门学科的发源地,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学科点也因此被学界称为“民俗学人才培养的摇篮”。

(二)社会学重建

1979年,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受中央委托,担负起重建中国社会学学科的历史使命,为了尽快培养社会学专门人才,在南开大学举办社会学专修班。作为新中国高等师范院校中的第一个哲学系,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主要肩负起了恢复“社会学”学科的重任。1981 年,北京师范大学获得教育部批准的一个名额,当时在哲学系求学的宣兆凯接受这一任务。19821月,社会学专修班结业,宣兆凯在北京师范大学开始了社会学的教学工作。

1982年秋季,宣兆凯开设了“社会学”讲座课,北京师范大学也成为全国高校最早在本科生中开设“社会学”课程的学校之一。在宣兆凯的努力下,“社会学”课程逐渐从哲学、政教专业的选修课,再发展为两个专业的基础课、必修课和法学专业的选修课,至1984 年全校文、理科同学均可选修。以哲学系为依托,宣兆凯主持的“道德社会学”被列为伦理学专业的必修课,以后又将其作为一个研究方向列入硕士生招生培养计划中。2000年、2001年,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硕士点与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先后获批设立,2002年同时招生。2003年开始招收伦理学博士研究生,其中设立了道德社会学研究方向。

2003年,学校成立哲学与社会学学院,韩震担任院长,下设哲学系、思想政治教育系、社会学系、马克思主义研究所、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外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伦理学与道德教育研究所。哲学与社会学学院的成立是北京师范大学向以教育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转型的一个新举措,也是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和社会学发展史上的重大进展,社会学学科建设开始走上正轨。哲学与社会学学院秉持“博学笃行、团结和谐”的院风,在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

社会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的应用社会学也逐渐发展起来。1999年,作为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体制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北京师范大学以成批从海外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留学人员为主力组建了实体性研究机构——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所。这一按照新的模式和机制建立起来的科研机构,主要职能是为解决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人口老龄化、公共教育、资源利用与环境质量、社区发展等问题,向政府及其他社会组织提供决策服务、政策咨询。20089月,在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所的基础上成立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2011年,学院设立当代中国发展研(DSCC)国际学位硕士项目。2012年,学院开始招收社会工作专业硕士。

(三)独立建院

为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和新趋势,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战略决策和部署,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社会管理人才,开展社会管理理论研究和政策咨询工作,20101020 日,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会决定成立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聘请杰出校友、国务院研究室原主任,国家行政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魏礼群担任院长。201 57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成立大会暨首届中国社会管理论坛隆重举行。

20153月,为提升社会治理智库的学术水平,带动社会学学科建设,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决定将哲学与社会学学院的社会学系、文学院民俗学方向相关资源整合,成立社会学院,与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作为“一个实体,两个牌子”,进行新型社会治理智库和社会学学科一体建设,致力于建设成为“国家高端新型专业化社会治理智库”和“一流社会学学术重镇”,这是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学科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和重大突破。

2019年,经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中社院设立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形成了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研究人才全面培养、共同推进的完整的教学科研实体。2020年初,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被中央批准为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单位,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成为主要组成部分,面向全国招收和培养社会管理方向研究生和博士后。中社院从2012年起,招收和培养首批社会管理方向研究生和博士后。

附表: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科发展百年大事记

(作者:谢梅婕 刘明,来源:《社会治理》2022年第2期,略有删改)

 


 
北京师范大学校史研究室
 
 
©版权所有:北京师范大学校史研究室 地址:北京师范大学后主楼23层西侧 
电话:010-58800132    邮箱:shdxsh@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