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史研究
朱智贤与林崇德的师生情(节选)
发布时间: 2019-09-11  

相信看到朱智贤这个名字,整个学术界,尤其是心理学界和教育界人士应该都不陌生。因为朱智贤是20世纪中国心理学界的泰斗,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是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他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博士研究生导师。他在20世纪60年代编写的、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专业性著作《儿童心理学》被用作综合性大学和高等师范院校心理学、教育学专业儿童心理学课程的教科书。故此,大凡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的教师们都读过《儿童心理学》,对朱智贤先生尤为熟稔。

就像说起苏格拉底,人们会自然地想起柏拉图一样,看到朱智贤的名字,人们也会同样自然地想起林崇德。

朱智贤先生

1960年秋天,就读于上海中学的林崇德满怀对教师职业的挚爱,在高考志愿书上填满了23个“师范”,并以优异的成绩考人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心理学专业。一切于冥冥之中,注定了他与朱智贤先生的师生缘。在林崇德大二那年,朱智贤先生撰写的《儿童心理学》面世。林崇德与北京师大的众学子一起捧读先生的著作,早已心生敬意,一直盼着先生来上课。然而好事多磨,先生因为大腿骨折住进了北京医院。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们出于对先生的崇敬和关心,分批分组前往病房看望先生。见到先生时一个一个报上名来,当林崇德报出姓名时,朱先生紧紧盯住他,突然发问:“你就是林崇德?”——哦,原来先生心中早已有一个耳闻的林崇德了!一个读先生的书而仰慕在怀,一个闻学生的名而好感于心,他们彼此怀着美好的印象,终于在病房这个特殊的场所,初次相见了。在《林崇德口述历史》中,林崇德清晰地描述了朱智贤先生第一节课上给他留下的印象:“第一天,他身穿呢子大衣出现在教室门口,很有大学者的派头。只见他不慌不忙地脱去大衣,助教吴老师赶忙上前接过大衣,然后他昂首挺胸,稳步走向讲台……”言语之间,亦是满满的仰慕和爱戴。

在北京师大,朱智贤是唯一批评过林崇德的先生。未见其人,先闻其名,足见林崇德当时在北京师大是佼佼不群的。的确,林崇德在北京师大的五年里,朱智贤是唯一批评过他的先生,而且批了三次,每一次都十分严厉。其中一次竟是因为作业中出现了错别字。朱先生严肃地对林崇德说:“大学生写错别字还行吗?我在海州师范读中师时已经出书了!文如其人,字如其容。俗话说,见字如见人嘛!”尽管如此,林崇德却也是班里唯一获得朱先生指导毕业论文的学生。大四的学年论文是为大五的毕业论文准备的,班上请求朱先生做导师的学生很多,但是先生独独选了林崇德。

1964年暑假前,林崇德向先生提交了名为《小学生社会概念发展特点的研究》的年度论文,先生认真审阅之后,给予了充分的鼓励:“此文接近《心理学报》发表水平。再做适当修改,作为毕业论文。届时我将推荐到《心理学报》发表。”接下来的一场“四清”运动,持续了八九个月,以致很多学生毕业之际都来不及写论文,但是林崇德仍旧在朱先生指导的基础上完成了五年级的毕业论文。朱先生看了非常满意,尽管那时因《心理学报》停办而未能发表,但朱先生把里面几段文字引用到他“文革”以后出版的《儿童心理学》中,给予林崇德极大的肯定和鼓励。

朱智贤先生在工作

1978年,林崇德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参加了研究生入学考试,报的是发展心理学专业,因为当时北京师大不招收心理学研究生。正当林崇德要被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录取时,传来了北京师大心理学专业可以招收研究生的消息。朱智贤一直欣赏和爱惜着这位十几年前的弟子,消息传来,他当即派人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拿”材料,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不想放人,拿材料的同志只好说是朱智贤教授让他去拿的。碍于朱先生的情面,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教授只好忍痛割爱了。林崇德就这样被朱智贤先生“抢”了过来,圆了他梦寐以求的愿望—吾师重著“儿心作”,弟子研磨侍老前。朱先生说:“你归队,回来当我的研究生,咱们师生有缘,因为13年前你就是我选上的好学生……希望你为心理学,特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的中国化做出自己的努力!”爱之,惜之,抢之,且为之计远。期望殷殷,言辞切切,令林崇德深为动容。

198111月,北京师范大学成为我国心理学四个博士点单位之一,博士生导师是朱智贤先生。朱先生和心理学系系主任彭飞教授商量,决定招林崇德为第一位博士研究生。当时林崇德刚刚填写好晋升讲师的表格,他考虑到一些现实的问题,不免顾虑重重。不承想,朱先生和彭教授早已有了妥善的安排:不影响分房子;仍然是朱智贤先生的助手;仍然享受系里教师的待遇。林崇德一颗心踏实了,顺利地通过了博士生入学考试,全身心地投入到攻读博士学位的学习中去。

朱智贤先生与妻子合影

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曾经谦虚地说:“不是名师出高徒,而是徒高捧师名。”我以为,好的师徒,是一种彼此的成就与照耀。作为导师的朱智贤是成功的,作为导师和学生双重身份的林崇德也是成功的,因为他们都培养出了超越自己,让自己崇拜的学生,都培养出了智慧和美德一样卓异的学林精英。从私情上讲,他们胜似父子;从关系上讲,他们是先生与后学;从追求上讲,他们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是北京师大的灵魂,是学界的灵魂,他们的目光早已超越了一己名利、师徒恩情,而着眼于科研发展、民族未来,他们以大智慧、大胸怀无私铺设学生的成长道路,将师道代代传承和发扬,呈现了人生的宏大气象,开创了中国教育的宏阔格局!

(作者:韩金山,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校长,本文节选自《中国教育科学》2015年第3期)


 
北京师范大学校史研究室
 
 
©版权所有:北京师范大学校史研究室 地址:北京师范大学后主楼23层西侧 
电话:010-58800132    邮箱:shdxsh@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