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史研究
《新青年》编辑钱玄同(节选)
发布时间: 2020-05-19  

钱氏是一位典型的学者,曾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任教,于音韵学颇多研究;他又是新文化运动的一员猛将,当年引起轰动的《复王敬轩书》这出“双簧戏”,便是由刘半农和他联块演出的;而作为编辑同样成绩斐然,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正是由他组稿并刊出的,可谓推动了新文学运动的进程。

钱玄同是怎么做编辑的?

钱氏于1918年1月接编《新青年》。他在读了编辑部存稿以后,发觉可用者不多,立即着手组稿。他的主攻目标非常明确:周氏兄弟。钱玄同与鲁迅早就相识,曾同在章太炎门下攻文字学;与周作人则是北京大学的同事。在《我对于周豫才君之追忆与略评》一文中他曾说:“我认为周氏兄弟的思想,是国内数一数二的,所以竭力怂恿他们给《新青年》写文章。”由此可见,钱玄同不但有自己的取稿标准,而且知道向谁组稿,对刊物的性质和思想文化界的现状,有着清晰的判断。这是难能可贵的。

更为难得的,是他的坚持。钱玄同向周氏兄弟组稿以后,周作人立即响应,自4卷1号刊出《陀思妥夫斯奇之小说》,4卷2号、4卷3号、4卷4号,每期都有“企明”的作品;而鲁迅却保持沉默,他只是一个看客,没有写下片言只字。钱玄同没有失望,没有放弃,依旧不停地跑到周氏兄弟暂住的绍兴会馆去“怂恿”。查看《鲁迅日记》可知,在1918年2、3、4三个月里,钱玄同至少去了10次,一般都是晚上去,每次都是谈到深夜方归。鲁迅说钱玄同怕狗,但狗并没有阻住钱玄同的脚步,以至他坐定以后,因为狗的原因,“似乎心房还在怦怦的跳动”。正是在钱玄同的坚持下,鲁迅终于写出了《狂人日记》,刊于《新青年》的4卷5号,为新文学竖立了一块里程碑,而且“从此以后,一发而不可收”。编辑的作用于此可见。

鲁迅之所以最终会动笔,和钱玄同的组稿艺术是分不开的。在社会文化生产中,编辑扮演着组织者的角色。一个优秀的编辑,要善于引导作者进入写作状态,并激发作者的写作热情。钱玄同正是这样做的。鲁迅曾在《〈呐喊〉自序》中,记下了他们之间的一次对话。当时鲁迅正处于无聊和寂寞之中,以钞古碑打发时间。钱玄同劝他写文章。鲁迅打了一个比方:在一间没有窗户的铁屋子里,人们因昏睡而即将死灭。如果现在大嚷起来,惊醒了其中的几个,他们不是更痛苦吗?钱玄同的回答却是:“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这就是著名的关于铁屋子的讨论。正是钱玄同说的“希望”让鲁迅有了触动。鲁迅的奋然前行,不能否认钱玄同是推了一把的。

(作者:郝铭鉴,选自《编辑学刊》2015年第6期。)


 
北京师范大学校史研究室
 
 
©版权所有:北京师范大学校史研究室 地址:北京师范大学后主楼23层西侧 
电话:010-58800132    邮箱:shdxsh@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