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史研究
西北联合大学与西北教育及文化建设
发布时间: 2023-03-30  

西北联大是全面抗战时期中国高校西迁产物,它于抗战时期扎根西北大地,对西北影响不仅局限教育事业,还对西北教育及文化建设具有深远影响;西北联大以自觉精神直接和间接促进西北教育及文化建设,对于我们今天高校建设地区特色教育及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学术界目前关于西北联大研究成果虽多,但系统研究西北联大与西北教育及文化建设成果相对较少。本文谨从西北联大与西北高等教育建设、社会文化建设及其与当代西北教育发展等方面探讨其在西北教育及文化建设中的历史影响。

一、西北联大与高等教育建设

(一)高等教育事业发展

西北自近代以来,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相对落后。辛亥革命期间,西北兴办陕西大学堂、陕西省法政学堂、三秦公学等院校。1912年3月,西北大学由自任“中华民国秦军政分府”张凤翔创立,但因陕西政局动荡,该校存在三年多便告夭折;1923年,陕西省省长刘镇华欲缓和社会矛盾复办西北大学,后因政治动乱于1927年再次停办。虽然近代以来西北创办不少新式院校,但高等教育发展却一波三折。

全面抗战爆发为西北高等教育带来发展机遇。国民政府教育部1937年9月10日第16696号令规定设立西安临时大学(以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为基干)。次年4月,战火延及西安,根据教育部《平津沪地区专科以上学校整理方案》要求,西安临时大学被迫迁至陕甘,改称国立西北联合大学。西北联大因凝聚多所大学师资力量,学院众多、专业设置全面,共计6个学院23个分系(文理学院:国文系、外国语文系、历史系、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生物系、地理系;法商学院:法律系、政治经济系、商学系;教育学院:教育系、体育系、家政系;农学院:农学系、林学系、农业化学系;工学院:土木工程系、矿冶工程学系、机械工程学系、电机工程学系、化学工程学系、纺织工程学系;医学院不分系)。这种多学院、多学系院校组织结构,完善近代西北不均衡、不全面教育体制,促使西北高等教育趋向成熟。

为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西北联大成立图书委员会、卫生委员会、仪器委员会、消费合作社等,按照经费分配购进图书、仪器、机械、体育用品等。为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西北联大将“公诚勤朴”作为校训(第六十八次校常务委员会会议:校训改为“礼义廉耻”),校歌则由国文系主任黎锦熙和法商学院院长徐寿裳撰写。校训与校歌展现联大办学与各学院教学目的,不仅加强西北高校精神建设和传承,也鼓励联大学生和当地民众在国难之际砥砺前行。

1938年8月,西北联大根据教育部指示分立为五所院校:西北工学院、西北农学院、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学院和西北医学院。工学院与农学院校址定址于城固和武功、师范学院迁址于兰州、医学院定址于南郑、西北大学定址于西安。西北联大虽然分立,但未减少影响力,其及承袭者与今日许多著名高等学府始建时期主要领导、骨干教师、学科专业设置亦有历史渊源。抗战胜利后,原组成西北联大的平津高校陆续回迁复校,但也有高校永远扎根西部(如:国立西北大学),为西北高等教育事业建设继续发挥动力。

(二)学生队伍建设

西北联大生源分为三种:一种是随平津高校内迁原校学生,此类学生因不愿随校内迁、途中死亡、参军抗战等,到校报名者较原人数下降,且逐年减少;第二种是招收的新生,是生源主要部分,其中来自西北所占比例逐年增加;第三种是借读生,所占比例少。

战争形势决定西北联大生源多元化,学校坐落地理位置和西北地理优势决定来源于西北生源逐年增多。从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8年度第一学期在校学生籍贯来看,西北地区(陕西、山西、宁夏、青海、新疆等省区)学生人数占有相当高比例,陕西位居首位(见表1)。

1.jpg

表1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8年度第一学期在校学生籍贯统计表

西北联大因战争及交通不便影响,图书、仪器等不足。对此,联大未降低教学质量,反而聘请专家教授、制定学生管理体制,坚持高质量教学和符合国家教育目的学校培养目标。学生亦从中受益,接受先进的专业文化知识,并对其吸收和传播。

此外,西北联大审时度势,加强学生抗战爱国教育。孙总理纪念周上,纪念周主席会讲述抗战形势以促使师生了解国家状况。1939年民族扫墓节时,联大师生在常委李蒸、徐诵明、胡庶华带领下前往博望侯墓扫墓,并举行实行国民抗敌公约宣誓。西北联大抗战爱国教育亦引导学生付诸实践。1939年1月19日联大成立抗敌后援会,选举陶鹏、王大鹏、王慧生、吴寒欤、莫鸿桂、蒋得、马锡珺、葛桢久为委员,在校师生皆为会员。在抗敌后援会组织下,联大学生踊跃献金、前往各县从事抗战宣传、家政系师生将实习成绩义卖捐赠抗战将士鞋袜等。西北联大爱国教育,增强学生民族意识和爱国意识,促进民族精神传承。

(三)教师力量建设

西北联大为壮大教师力量和深入了解学生,遵照教育部导师制纲要,实行导师制,聘请教授担任导师。面对导师缺口,联大文理学院、师范学院和法商医学院聘请多名各年级导师和普通国文导师(见表2)。导师聘任不仅壮大教师队伍力量,促进师资建设,并且拉近师生距离,增强师生意识,促进学生思想和学业发展。

2.jpg

表2 文理学院系各年级导师

此外,西北联大教师发掘西北地方资源并尽己所能为抗战做贡献。通过西北资源建设,张骞墓得以发掘、地方志得以续修、抗战史料得以搜集编纂。联大教师也应国家形势需要,加入联大抗敌后援会,指导并与学生一起慰劳出征军人家属及抗战兵役宣传。西北联大师生抗战宣传增加民众爱国意识和国家观念,同时促进教师爱国文化建设。

二、西北联大与西北社会文化建设

(一)大众文化建设

全面抗战期间,民族危机加剧,培养和激发全国民众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至关重要。西北联大身为抗战期间国民党内迁高校,肩负培养和激发西北民众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重任。1935年教育部颁布“促进注音汉字推行办法”;1936年“民众学校课本”编印出版。在教育部各级学校兼办社会教育指示下,1938年9月15日西北联大召开社会教育推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以李蒸为召集人,各学院院长、秘书主任、教务主任、总务主任为委员。此外,该会通过《国立西北大学二十七年度兼办社会教育计划大纲》,制定推行社会教育办法(见表3)。

3.jpg

表3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二十七年度兼办社会教育计划大纲

此次社会教育由教职员领导学生进行,知识涵盖面广、形式多样,不仅传播战时知识(如:防空防毒、救护训练),而且科普日常知识(如:科学常识、法律常识)。西北联大社会教育有利于增强西北民众抗战意识和国家观念,充实西北民众文化知识。对西北未接受教育民众来说,此次社会教育是文化创生;对已接受教育民众而言,此为文化更新。

这次社会教育涉及西北很多县城,如城固、洋县、西乡、南郑、褒城、沔县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西北中小城市民众受教育水平,促进西北中小城市文化建设。尽管普及活动没有涵盖整个西北,影响有限,但通过这种在中小城市扎根、以小城市带动大城市社会教育方式,无疑有助于改善西北市民文化素质。

(二)社会文化发掘

西北联大迁陕成立以来,因国家形势影响,专业见习地点范围有限,且师生欲尽微薄之力以支援抗战胜利,故开始以复兴西北古代文化为目的区域文化资源考察与发掘。

为充实对民族英雄汉博望侯张骞研究,西北联大组成历史学系考古委员会,制定《张骞墓间古物探寻计划书》,并于1938年8月24日至9月2日通过对已毁墓道研究,得灰陶片、带釉陶片、瓦罐(有两耳)等古物,证实其为西汉之墓。联大历史学会还带领本校历史系学生赴沔县考察诸葛武侯墓、诸葛武侯祠、读书台、及阳关、马超墓、定军山、褒城石门等地。因西北沔县古迹多传说,且文献记载不一、古迹真实性未知,历史学会通过考察政治家、军事家遗迹及地理形势,考证古迹真伪、明史实、破除民间传说迷雾。通过考察,得知定军山为古战场、武侯祠为汉建故址、沔县古城为军事据点等。

为加强和巩固国人国家意识,历史系组织抗战史料编委员会搜集战时敌人摧残我国文化、侵犯国际法行为抗战史料,并制定和通过《抗战史料纂集大纲》,涉及中、日以及其他国家政治、军事、外交、社会等。此外,针对西北地方县志欠缺,联大坚持“续”“补”“创”三原则续修方志,即保存原方志精华,又丰富和更新方志,促进方志记载史实完整性与正确性。

对西北来说,社会文化资源发掘是文化得以重现和建设的过程。通过发掘地方文化资源,西北传说得以辨别,区域社会文化资源逐渐丰富;通过搜集抗战史料,国人国家观念得以培养和加深,同时也促进国家文化建设。

(三)民众抗战爱国教育

西北联大存留于国难之际,不仅注重在校师生爱国文化建设,而且以其高度的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自主担当加强当地民众抗战爱国教育重任,动员、组织学生将爱国意识和国家观念贯彻到民间,促使民众民族意识唤醒和国家观念增强。

西安临大时,规定全校学生均有下乡抗战宣传义务,制定以注重“抗敌情况”“服兵役”“服工役”“国家观念”“公民常识”“防空常识”等项为宣传内容的宣传队计划大纲,组织学生三次下乡前往陕南进行民众抗战教育。面对国势日益紧迫,西北联大认识到动员全国人民抗战重要性,继承西安临大精神,自觉发挥高等教育院校作用,1939年1月成立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抗敌后援会,5月师生分三队慰劳出征军人家属并进行兵役宣传。

西北联大宣传队抗战宣传促使西北民众对抗战有更加清晰认识,坚定民众相信中国必然取得最后胜利信心,同时增强民众爱国意识和国家观念,壮大抗战力量。

三、西北联大与当代西北教育发展

(一)西北地区教育、文化再发展

西北联大通过坚持高质量教学和严格教育体制,培养了一批批优秀学子。这些学子于抗战时期接受联大优良教育,毕业后秉持联大精神,纷纷投身于各地建设以回报联大培养,还有很多学子留守西北,一生致力于西北教育与文化建设,如最终投身于西北教育事业的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毕业生姜世新。西北联大培养了他们,他们也在传承西北联大使命。通过对西北联大毕业生就业调查表,我们可以发现有很多毕业生选择留守西北、建设西北(见表4)。

4.jpg4.jpg

表4 西北联大1937年度毕业同学就业调查表节选

西北联大给莘莘学子展示自己能力的基础,学子们也不辜负联大辛勤培育,以自己习得的专业文化知识于祖国各地挥洒汗水,为共建一个美好富强的祖国努力拼搏。那些选择奔赴他乡的学子携带着融合西北文化精神于他乡建设祖国,使得西北文化精神走出西北,在祖国各地得以传播;那些留守在西北地区的学子以自己习得的专业文化知识致力于再建设西北,促使西北教育不断发展和创新、西北文化不断充实。

(二)西北联大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西北联大于恶劣环境夹缝生存,但其始终坚持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知行合一教学方式。联大充分发挥自身区域优势,将室内教学与户外实践相结合,促使广大师生在户外实践中发现课堂、补充知识、再建文化。此种教学方式不仅丰富师生文化知识系统,而且对西北和国家文化建设起重要作用。我国近年来虽提倡素质教育,但由于受应试教育和所处地区发展水平有限影响,大多数落后或偏远地区基层教育院校仍采取原来教学方式,不注重学生全面发展。联大这种“知行合一”办学理念为新时期教育院校发展和学生培养提供思路。

西北联大身为抗战时期内迁高校,以建设相对落后的西北教育与文化为己任,以凝聚西北文化、继承西北文化、传播西北文化、建设西北文化为宗旨,将教育理念付诸行动,下基层、传知识、建文化,它用实际行动对西北民众进行社会教育,促进西北民众文化水平提高和国家观念增强,联大这种“文化振兴”办学理念对于新时代中国也有重要借鉴意义。当代中国乡村振兴如火如荼,经济振兴固然重要,但文化振兴必不可少。面对我国仍存在区域资源未得充分挖掘现象,高等院校应自觉发挥自身作用,自觉扶起传播和建设地区特色文化旗帜。

结语

西北联大虽是战时西北地区短暂产物,但它促进西北教育及文化建设。国家危难之际组成联大的平津高校被迫内迁,其随迁的专家教授、学生、图书仪器开创西北教育事业新局面。联大后期虽被迫解体,但对西北教育事业发展起导向作用;社会教育提高西北民众受教育水平,对西北民众来说是文化知识再生;地方文化资源发掘破除西北人民对民间传说盲信,是西北特色区域文化资源创生。教育及文化建设不是一时即可达到最高目标,它需一代代人完善和建设。联大培养的优秀学子,以自己行动回报西北,促进西北教育及文化不断传递和建设。

(作者:葛明镜,来源:《大众文艺》,2023年第1期,略有删改)

 



 
北京师范大学校史研究室
 
 
©版权所有:北京师范大学校史研究室 地址:北京师范大学后主楼23层西侧 
电话:010-58800132    邮箱:shdxsh@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