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百年校史展 » 关于本展
关于本展
发布时间: 2013-11-21  

组合沙盘和时间轴将北师大的发展历程在时间上 空间上完美呈现,展现巍巍师大百年底蕴

组合沙盘展示了师大的校址情况。北师大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在历史上曾三迁校址。最初位于景山东街马神庙的和嘉公主府,后来搬迁至和平门南新华街(俗称厂甸琉璃厂)。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搬迁至位于铁狮子坟的北太平庄校区。北太平庄校区是目前主要的教学与科研基地。标志性建筑有京师广场上的木铎、主楼与后主楼共同构成的主楼建筑群、南门校训碑、邱季端体育馆等。1952年,辅仁大学主体并入北师大。辅仁大学是一所天主教会大学,位于积水潭附近的定阜街,曾是涛贝勒的府邸,现是我校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的教学场所。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在珠海建立珠海分校。珠海分校位于广东省珠海市,占地面积5000余亩,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校园宽广舒适,被誉为亚洲最美的山谷校园。20194月,教育部批准北京师范大学建设珠海校区。9月,第一批新生入住珠海校区。目前,位于昌平沙河高教园区的北师大新校区正加快推进。新校区占地1300多亩,首期249亩已建设完成,201810月投入使用,博士一年级新生在这里学习。

校史厅以时间为发展线索,集中展示20世纪上半叶北师大从清末初创到西迁陕甘又返京复校,弦歌不辍,刚毅坚卓的历史。

北京师范大学的发展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1964年,毛泽东主席接见老校长陈垣先生。19809月,邓小平同志接见我校校友、著名的麻纺织专家酆云鹤女士,祝贺她当选全国政协常委。201499日,习近平总书记莅临北京师范大学,与师生代表亲切座谈,在这次座谈会上,他发表了“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的重要讲话。 

北师大最早的源头是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898年,光绪帝敕命孙家鼐等人筹建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1902年恢复重办的京师大学堂创办速成科,下设师范馆,师范馆即为北师大的前身。1904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更名为优级师范科。1908年,京师大学堂优级师范科改为京师优级师范学堂。

(京师大学堂匾额)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京师优级师范学堂改称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19年,学校开设教育研究科并招收研究生,这也是我国高等学校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的开始。1922年,首届研究生毕业,授予教育学士学位。1922年建立的高师图书馆,藏书量位居北京各图书馆前列,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其中西结合的新型建筑式样,在北京高校的建筑中也别具一格。

  

  (北京高师图书馆)

五四前夕,“平民主义”教育思潮涌现。学校分别在1919年和1921年聘请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孟禄来校讲学。1919年北高师开办了平民学校,是北京也是全国创办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招收学生最多、成绩最好的平民学校。北高师是新文化运动和国语运动的发源地。李大钊、钱玄同、鲁迅等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和闯将,也在北京高师任教。蔡元培也曾在1921年到北高师为教育研究科学生开讲美学。北京师范大学与北京大学等高校共同策划了五四运动的游行活动。

1923年,学校正式更名为国立北京师范大学,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第一所师范大学,由范源廉先生担任校长。这期间培养了2600余名优秀毕业生,建立起从幼儿园、小学、中学至大学在内的完全制师范大学。与此同时学校建立了董事会制度,这是中国最早的大学董事会。

北师大的另一个源头是京师女子师范学堂。1908年,京师女子师范学堂创立,录取学生145名,毕业学生大部分担任了女子学校的老师,其中有8人任校长。 1924年更名为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1931年与北师大合并。京师女子师范学堂校址,位于新文化街45号,今天是北京市鲁迅中学所在地,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京师女子师范学堂旧址)

当时的女师大,大师云集。李大钊、蔡元培、胡适、陈独秀等不同思想流派的人来校任教或讲演,校园学术气氛浓厚。1926318日,发生了震惊全国的“三一八惨案”,女师大学生刘和珍、杨德群,北师大学生范士融牺牲。鲁迅先生为此写下了旷世名文《记念刘和珍君》。李大钊先生在女高师先后开设了社会发展史、社会学等课程,向学生介绍马克思主义。在他的影响下,女高师学生缪伯英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共历史上第一位女党员1921年秋以两高师党员为主体的西城支部成立,它和东城支部一起是北京地区最早的党支部。女师大是女学重镇,培养出了大批的优秀人才,以石评梅、黄庐隐等为首的女师大的“女作家群”,闻名遐迩,享誉文坛。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发生,北平沦陷,平津高校为了保存国家的文脉,纷纷内迁办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与国立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等校西迁至西安,组成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春,日寇频频轰炸西安,西安临时大学又迁往陕西汉中,改名西北联大。1940年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奉命西迁兰州办学。在此期间,尽管办学环境艰苦,但师生秉承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师大精神,短短几年间,便在十里店的黄河滩上,重新建起了一个学科齐全、系统完备、规模宏大的一流学府。尽管在艰难困苦的年代,学生们依然有着丰富的课余实践活动。学校社团活动成绩突出,全校性社团有国剧社、话剧社、诗社、文社、歌咏队、书画会等,各系还有壁报会、读书会、演讲会、比赛会等社团。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西迁师生要求回归复校。1946年7月,国立北平师范学院在北平成立,由袁敦礼先生担任院长。1947年,国民政府批准学校恢复“北平师范大学”原名。

1950年,应林砺儒校长函请,毛泽东主席为学校题写校名,毛泽东主席还与黎锦熙、黄国璋、傅种孙等教授保持书信往来,为我校主编的《数学通讯》、附属中学等题名。

毛泽东主席为学校题写的校名

1952年进行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辅仁大学主体并入我校,人大、燕大、北大教育学专业并入我校,进一步巩固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科的领先地位。辅仁大学创立于1925年,是一所直属罗马教廷的天主教私立大学。1929年陈垣先生受聘担任校长,学校设立文学院、理学院、教育学院,下设11个系,并设有医学先修科、美术专修科,同时设置附属中学高中部、初中部,作为教育学院的实验教学基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北平沦陷后,辅仁大学利用特殊国际关系(1933年由美国改归德国教会经办管理),遵照国民政府指示,坚守原址办学。学校大量聘请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平师范大学、燕京大学的名教授,招收女生,招收硕士研究生。1946年增设农学系,1948年增设人类学系。凭借德国教会的背景,以及陈垣等校领导的坚持,辅仁大学实现了不悬挂日伪国旗、不使用日文教科书、不进行奴化教育的“三不”成就,被誉为沦陷区的学术净土,抗日根据地。同时也是唯一一所被国民政府认可学历的沦陷区大学,有“南有西南联大,北有辅仁大学”之誉。

 

(原辅仁大学主楼)

 

1952年,院系调整期间,关于辅仁大学主体部分并入北京师范大学的决定获得周恩来总理同意。陈垣先生接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我校体育、音乐、戏剧专业参与组建北京体育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我校体育、音乐、戏剧专业参与组建北京体育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院系调整示意图)

北师大严谨踏实的学风受到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的认可。“七五”、“八五”期间,北京师范大学被确定为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十所大学之一。“九五”期间,又被首批列入“211工程”建设计划。2002年,教育部和北京市决定重点共建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第九次党代会将北京师范大学列入支持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十五”期间,学校进入国家“985工程”建设计划。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名单,11个学科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名师厅集中展示历史上曾在师大三尺讲台育桃李的大师们。梁启超、陈垣、鲁迅、李建勋、张贻惠、钱玄同、李大钊、黎锦熙、张耀翔、袁敦礼、杨秀峰、傅种孙、楚图南、黄药眠、钟敬文、武兆发、陆宗达、周廷儒、白寿彝、汪堃仁、启功等,都先后在这里弘文励教,谱写出一曲曲投身科教兴国强国之路、促进文化繁荣发展的盛世浩歌。

胡先骕(1898-1968),江西南昌人,植物学家。1928年胡先骕开始兼任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植物学教授,培养多位中科院院士。他与郑万钧一起发现、命名了震惊中外的世界级珍奇活化石水杉,毛主席称赞他为 “中国生物学界的老祖宗”。

    陈垣(1880-1971),广东新会人,与陈寅恪并称为“史学二陈”,其关于蒙元史、宗教史、校勘学、目录学上的研究方面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一门三代史学家”,长子陈乐素曾任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我国宋史研究的开创者之一,长孙陈智超现任北京师范大学985特聘教授。

    范文澜(1893-1969),浙江绍兴人,著名历史学家。1927年入女师大任教。曾任中科院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所长。他主编的《中国通史简编》,是第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论述中国历史的著作,堪称是“中国史学史上的一个革命性的前进”。

    黎锦熙(1890-1978),湖南湘潭人,语言文字学家,九三学社创始人之一,是《国语四千年来变化潮流图》的作者,1958年,他同钱玄同、赵元任等人制定“国语罗马字”被称为“中国拼音之父”。曾在湖南一师任教,是毛泽东主席的老师,并多有书信往来。齐白石先生曾做过他家的木工。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一生在很多高校任教,但高师和女高师是他任教最早,也是时间最长的两所高校。从1920年9月到国文部任教,至1926年离校,他先后讲授“小说史”“文学批评”等课程。1925年女师大风潮爆发,鲁迅和进步学生一起反对强权。1926年3月18日,发生了震惊全国的“三一八惨案”,女师大学生刘和珍、杨德群,北师大学生范士融牺牲。鲁迅先生为此写下了《记念刘和珍君》。

    李大钊(1889-1927),河北乐亭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李大钊先生是在北师大任过教的大师。他同时在北京的两个高师任教,先后开设了社会发展史、社会学等课程,向学生介绍马克思主义。在他的影响下,女高师学生缪伯英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共历史上第一位女党员。1921年秋,以两高师党员为主体的西城支部成立,它和东城支部一起,是北京地区最早的党支部。

aDJsaW5rLzIwMTkwMzA2LzIwMTkwMzA2MTAyODQzNjUzODcwLmpwZw==

 

    特色厅以专题展览的形式,呈现学校在人文社科研究、科技研发以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标志性成果,主要选取学校在文史研究、信息技术、文学、地理学、生命科学等领域的一些教学科研成果进行展示。

 

北京师范大学的文史类学科有着深厚的底蕴和优良的传承,是国家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重镇。其中,历史学科是最早形成的系科之一,在百余年的历史发展中,一批享誉海内外的学者,如李大钊、钱玄同、王桐龄、朱希祖、张星烺、陈垣、侯外庐、白寿彝、赵光贤、柴德赓、刘启戈、陈正飞、张鸿翔等均在此辛勤耕耘过,奠定了历史学科坚实的基础。白寿彝先生担任总主编的《中国通史》,由近500人共同撰写,是迄今参与编纂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中国通史。全书从1979年开始编纂,到1999年出版,历时20年编纂而成,被学界誉为“20世纪中国史学的压轴之作”。江泽民总书记为此专门发来贺信,称其为“我国史学界的一大喜事”。

  

   (《中国通史》:“20世纪中国史学的压轴之作”)

我校顺应国家发展战略需要,以原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为基础,成立人工智能学院,申请建设人工智能本科专业,筹备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加强人工智能相关领域多学科交叉研究,发挥文理基础特色和教育优势,培养一批国家急需的高端人工智能人才,服务于国家高科技战略,为国家培养了汪成为、凌永顺、刘尚合等众多信息学科的杰出人才。人工智能学院周明全教授发明的“文物虚拟修复和数字化保护技术”(也可称为“颅面修复技术”),可以对头骨进行虚拟修复,使之大致恢复原来的面貌。这项技术获得了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此技术支持下成功完成唐高祖李渊的五代孙女李倕的颅面修复,可以体现唐代妇女的风貌 。

  

文学院历史积淀深厚,前身是国文系,学科起点可追溯到京师大学堂时期。100多年来,北师大的汉语言文学学科为国家建设培养了大批英才,也为二十世纪中文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以梁启超、鲁迅、钱玄同等为代表的一批文学巨匠在这里执鞭杏坛,开启了百年中国文学激荡人心的辉煌序幕。新中国成立伊始,黎锦熙、沈从文、黄药眠、钟敬文、谭丕模、穆木天、叶丁易、刘盼遂、李长之等大家会通开新,炳耀学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走出了数十位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作家,余华、莫言、迟子建、毕淑敏、苏童等都是其中的杰出代表。2012年,校友莫言先生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开创了诺贝尔奖落户中国本土的新纪元,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真正开始走向世界。

 

北师大校长董奇为莫言颁发聘任证书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科始于1902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设立之初。1928年独立设置地理系,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具有独立建制的地理系之一,谢家荣、刘玉峰、王益崖、黄国璋、谌亚达、邹豹君、周廷儒、张兰生、赵济、邬翊光等一批知名学者在地理系执教。2003115日,由地理系发展壮大的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正式成立。北师大地理学科在2012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位居第一名,是国家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重镇。201611月,北师大成立了地理科学学部,包含测绘科学与工程和安全科学与工程等多个相关学科,在近年来的国内外学科评估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是中国地理学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特色厅陈列有20世纪上半叶地理科学研究器具展。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可追溯到京师大学堂优级师范科。经过汪堃仁、孙儒泳、郑光美、薛绍白、王永潮、柳惠图和徐汝梅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几十年的严谨治学和艰苦创业,以及一大批中青年学者的奋发努力,已成为我国生命科学科技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北京师范大学自80年代以来就一直致力于黄腹角雉的野外生态学研究,1986年将其饲养繁殖成功,1995年成功培育出3代,种群数量20余只。在我校郑光美院士和他的研究团队的带领下,成功地将其再引入野外,保护了这种濒危动物。

 

  

  (黄腹角雉标本柜)

启功厅收集整理启功先生生平旧物、书画瑰宝,道百年先生事,忆数载师生情。先生品德之高尚,学术之精深,成就之卓著,是后人薪火相传的典范。激励吾辈后生传承先生修身治学之精神,弘扬师大朗朗乾坤之精魂。

启功先生是中国著名书法家、绘画家、古典文献学家。启功先生生于民国元年(1912年),他是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也是乾隆皇帝弟弟弘昼的后代。启功先生是满族,本姓爱新觉罗,但是他称自己姓启名功,因为他一生厌恶自己的姓氏被政治摆布。他在北师大工作了50年,在中国古典文学教学与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启功先生的才华得到当时辅仁大学校长陈垣先生的赏识,家境困难时,陈垣校长一直暗中资助他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光。辅仁并入北师大之后,启功先生一直在北师大中文系工作了50年。陈垣先生逝世时,启功先生作挽联:“依函丈卅九年,信有师生同父子;刊习作二三册,痛余文字答陶甄。”为了报答陈垣先生的教育之恩,他用出售字画所得的100多万元,以陈垣先生的书房“励耘”为名,设立了“励耘奖学金”,造福师大学子,延绵陈垣先生的教泽 。

(启功先生与恩师陈垣先生)

1997年,北京师范大学建校95周年之际,学校经过研究,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八字定为校训。校训公布以后,得到了全体师生的首肯和认同,学校还请启功先生书写了繁体和简体的校训数条,供制作校训碑使用。启功先生十分谦虚,每次书写时,都在落款处书写“启功敬书”。启功先生这样阐述校训的寓意:学,是指每位师生应具有的学问、知识以及技能,要能够成为后学的师表;行,是指每位师生应具有的品行,要能够成为世界上、社会中的模范。

(启功先生为师大题写的校训)

启功先生.jpg

(启功先生的蜡像展示和书画作品)

 

 


 
北京师范大学校史研究室
 
 
©版权所有:北京师范大学校史研究室 地址:北京师范大学后主楼23层西侧 
电话:010-58800132    邮箱:shdxsh@bnu.edu.cn